83书屋

第361章 抠门

1天前 作者: 明景

复习,考试,然后是等待结果。

对于安荔浓和小伙伴们来说,考试结果只是生活中很小的不一部分,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就是清河酒厂。

安九爷去世了,傻蛋主持清河酒厂的酿酒工作,是清河酒厂的第一酿酒师,安荔浓和小伙伴们也成为酒厂的临时工。

毕竟,他们也是安九爷的学生,也是有手艺的。虽然其他酒的酿酒技术,他们不如傻蛋,但青梅和桑葚这两样,他们还是同一起跑线的。

现在,清河酒厂主要销售的也是青梅酒和桑葚酒。至于其他的‘姑娘果’酒和桂花酒、黑糯米酒等等,暂时只能酿不售。

因为傻蛋还要上学,不可能像安九爷那样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统统放在酿酒上,所以安荔浓和小伙伴们只能帮他分担工作。

其实,很多人都觉得傻蛋有酿酒手艺,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去考大学。但安荔浓和小伙伴们都建议和鼓励傻蛋考大学。

如果有机会的话,安荔浓还希望傻蛋能出国去看看别人的酒庄,学习别人的酿酒技术。

故步自封,要不得。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学习就要不停歇。

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进步,才能不被时代抛弃。

虽然安九爷的酿酒技术很好,但那是人工、手工,很难支撑起巨大的销售量。想要发展,必须把手工技术转化为机械化。

但是,如何在保证质量不便,口感不变的前提下把酿酒自动化?

这需要探索,需要试验,更需要学习。

其实,安荔浓一直在考虑清河酒要不要机械化?

是一直走手工酿制,走贵、精、少的高端路线?还是为了抢占市场而大众化、流水线化?

其实,安荔浓更希望清河酒走高端精贵路线的。虽然一般人喝不起,但却深入人心,人人都知道清河酒好,清河酒贵,清河酒顶呱呱,清河酒是高大上的标志......

虽然卖得少,但赚得多。

就好像某台。

但是,村里人应该会更喜欢流水线化,大众化。

把清河酒卖成啤酒,人手两份,一喝就是一打,石河村人应该会更高兴。

安荔浓和安国邦不止一次的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村里人都觉得‘卖得越多赚得就越多’。安荔浓嗤之以鼻,难道不知道有个词叫‘薄利多销’?难道不知道有个词叫‘开张一次吃一年’?

安荔浓本想好好给村里人上上课,问问他们一瓶赚三十块和一瓶赚三块的区别。但又觉得走贵精的高端路线会影响市场占有率。

千禧年之前,更适合走量。

千禧年之后,才开始适合精贵、高端。

清河酒厂如何走?

还需要商量,讨论,衡量,这不是安荔浓一个人能决定的。

经过这一年的蓄势,重建后的清河酒厂慢慢恢复了过来,再次成为石河村人收入的主要部分。傻蛋也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他能胜任清河酒厂第一酿酒师的职位。

石河村人的生活是一年比一年好,家家户户有车,有房,还有存款。生活水平富裕了,精神生活要求就相对提高了。

石河村人不仅要求安国邦订报纸,还要求他买书充实村图书馆,还有好几个大人跑到小学去和儿子、孙子一起上课、考试,然后要求学校给他们发毕业证。

村里人好学,安国邦作为村长当然高兴和支持了。

安国邦不仅把市里、省里的所有的报纸都订了。不过,因为距离远,送到已经是发行的几天后了,消息滞后,但也聊胜于无。

安国邦还买了不少书,包括学校的课本,小学到初中、高中,欢迎大家认真学习。然而,最受欢迎的是安国邦在市里图书馆找来的技术类书籍。

为了鼓励村里人多学习,提高文化素养,安国邦和安荔浓还商量出了一套奖励方案,就希望村里人能一直好学,能活到老学到老。

为了丰富村里人的精神生活,安荔浓建议安国邦买一台电视机回来,每天晚上在晒谷场放电视。

安国邦想了想,觉得既然不差钱干脆就买了套电影设备回来,还请了个从电影厂退休的工人来给大家放电影。

只要不刮风下雨就每天都能看电影,爽歪歪,爽歪歪。

不知道多少人羡慕石河村人的生活。石河村的小伙子还没有长大就被媒婆找上门,但石河村小伙子的眼光也随着生活水平一起,一年比一年高。

特别是和安荔浓年纪相仿的这一茬少年们,都在读书,而且都有考上大学的希望。大家也是这时候才发现,石河村的年轻小伙子都成了文化人。

附近村的人更酸,更羡慕了。

虽然羡慕妒忌,但并不妨碍大家过来看电影。

以前,一年看一次就能高兴好几天,现在竟然能天天开,能不高兴?能不激动?附近村的人吃过晚饭就端着小板凳跑过来,热热闹闹的。

大家一起聊聊今年的收成,然后聊聊家里的孩子,说说笑笑。

远远就能听到晒谷场原来的欢乐笑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div>

安老太骄傲得像只孔雀,走路抬头挺胸,逢人就说自己儿子买了掏电影设备回来。安国邦不止一次的纠正她‘用的是村委会的钱,属于村集体财产。’

但安老太当没有听到。

每天晚上都要坐在最前面,否则就能扯开喉咙骂大家没有良心。她的儿子买回来大电影设备,她却不能看,这是什么道理?

一哭二闹,要求大家评评理,实在太影响大家看电影了,所以大家都有意识的让安老太三分,免得好好的一场电影就被她的胡搅蛮缠破坏了。

安老太还以为大家认同了她的说法,更加得意,更加骄傲。

安国邦无奈,但也知道劝不了。他爸安老头早已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不聋不哑不当家翁。

晒谷场每天晚上放电影,而一些精灵的人就炒一些瓜子或者煮一锅花生出来卖,三毛一包,也有人煮了凉粉草和菊花茶,一毛一碗。

生意还不错。

大家手里有钱了,也不像过去那样扣扣索索了,看电影的时候也舍得买些小零嘴了。千万不要小看这生意,听说一个晚上能赚十多块。

安老太听说别人赚钱了,立刻就想眼红心动了。但她不想自己干活,想让儿媳妇帮忙炒瓜子煮花生,然后她负责卖。

李杏花和王芳当没有听到,任由安老太撒泼吵闹。李杏花和王芳早就不是看婆婆脸色过日子的小媳妇了,分家后,她们当家做主压根就不怕婆婆一哭二闹三上吊。

安老太气得直骂人,在家门滚了一圈又一圈。最后还是安国邦说她影响村文明形象,要扣她分红,安老太才停下来。

为了提高石河村人的素质,安荔浓和安国邦商量后,把后世的文明小区行为规范搬了过来,实行素质奖励。

像安老太这样有事没事闹一场是最不文明的行为,是要被扣分红的。

实在委屈了,找村委。

还解决不了,找村长。

再不行,就全村开会解决,坚决杜绝一哭二闹三上吊的胡搅蛮缠行为。

不过,因为安老太是安国邦的亲妈,所以村里人对她还是多几分宽容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