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615章 南国通宝

2天前 作者: 圣诞稻草人

“第一批铸造了多少?”

杨七放下了银币,抬头问陈耀。

陈耀激动道:“第一批,金币十万枚、银币五十万枚、铜币一千万枚。只等您一声令下,就可以发出去给百姓用了。”

“太少了……”

杨七感叹了一句,说道:“让工匠们继续铸造,快速铸造,能造多少就造多少。”

陈耀惊愕的道:“南国钱行丰城分行的存金恐怕不够……”

杨七笑道:“这个你不必担心,我会让南国钱行配合你的,你只管铸造就行。”

陈耀点了点头,问道:“何时发出去给百姓用?”

杨七乐了,“难道还要选个黄道吉日?”

陈耀窘迫的道:“主要是……下官不知道怎么让百姓去用这些钱……”

货币的发行,确实是一个问题。

大宋,以及往上数历代的朝廷发行钱币,他们会让钱币慢慢的流入市场。

最直接的就是由朝廷直接花出去。

比如发给朝臣们俸禄、军卒们军饷、各处官造工匠工钱等等。

这种发行的手段过于缓慢。

如果碰上一个喜欢改年号的皇帝,那么很有可能出现,有些百姓还没见过这个年号的钱,另一个年号就已经诞生了。

比如,赵光义的孙子,仁宗皇帝赵祯。

他就是个喜欢换年号的皇帝。

皇帝总觉得换年号是他们的权威。

其实这并不利于一个朝代的统治。

更不利于一个民族文化的凝聚。

很显然,杨七是不需要用这些手段的。

有南国钱行在手,杨七可以轻易的把货币散出去。

杨七指点陈耀道:“你先派人把钱分成三份,分别给大同府分号、复兴府分号各送一部分。在这个期间,你可以让人出去放放话,把新钱的好处以及新钱的精美告诉大家。引起大家的好奇心。

之后,我会让寇准配合你,在本月各级官员发放俸禄的时候,用新钱。

一旦新钱出现,百姓们就可以去钱行以旧折新,兑换新钱。

如此一来,新钱换出去了,也开始流通了。我们还能得到不少的旧钱,重新铸造。”

“咕嘟~”

陈耀吞咽了一口口水,激动道:“那我们岂不是能趁机大赚一笔?”

陈耀口中的大赚一笔,指的是火耗。

遍天下的人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新钱比旧钱值钱。

而旧钱折新,就要计算火耗。

除此之外,还有净含量。

杨七铸造的新铜币的含铜量,仅有八成五,剩下的一成五,是铁合铅。

这么做,并不是为了坑人,而是为了硬度和磨损度考虑的。

当然了,最黑的应当属金币。

含金量仅有七成。

金本身就比较柔软,所以要想让它够硬,必须多加铁、铅。

这也是为何杨七铸造出来的金币,又硬又漂亮的缘故。

瞧着陈耀贪婪的嘴脸,杨七瞪了他一眼,“百姓的钱就别赚了,实诚一点。商人的……可以赚一赚。”

陈耀依旧激动。

一金当万铜。

金币虽然少,可是论价值,远比铜币价值更高。

“明白。”

陈耀当即就兴冲冲的下去安排了。

虽然他本人并没有在这件事当中得到什么利益,但是他就是感觉心里特别爽,特别痛快。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陈耀走了以后,杨七重新摸索了一下盒子里的三枚钱币。

这是属于他杨七,象征着他杨七的第一批钱。

杨七要好好的保管。

并不是因为它们的价值,而是它们本身的象征意义。

……

从陈耀离开了杨府的第二日起,在大同府内就有一则传言传开。

传言说,南国钱行的南钱,要在大同府内流通。</div>

南钱不仅有铜钱,还有银钱、金钱,铸造的特别精美。

而且,一枚银钱,可以当一百枚铜钱;一枚金钱,可以当一百枚银钱。

一瞬间,整个大同府疯狂了。

许多人看着自己手上提着的一串串的铜钱,开始生出了嫌弃的心思。

这一串铜钱,要是变成一枚银钱,岂不是拿着又方便又快捷?

家里水瓮里埋了一罐子的铜钱,要是换成两枚金钱,岂不是目标更小,更方便藏?

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想要一睹为快。

都想看看新钱到底有多精美。

一时间,南国钱行的门槛快被踏破了。

南国钱行都没办法做生意了。

伙计们已经不算帐了,一个个排着队的跟人解释,南钱暂时还不发行的事实。

百姓们一个个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也有一些顽固分子,直接赖在南国钱行就不走了。

说什么也要拿到新钱才走。

他们严重的怀疑南国钱行在欺骗他们。

南钱既然是南国钱行发行的,南国钱行怎么可能自己没有?

这类人,即使在千年以后,依然不缺。

其实,他们也没有什么坏心思。

就是想抢在别人前面,拿到好东西,先在别人面前炫耀一把,博取一些虚荣心。

商人永远是嗅觉最敏锐的一群人。

一切有利于他们行商的东西,他们都会盯着不放。

金银币的出现,简直是为他们量身打造的。

他们早就过够了背着沉重的钱袋,或者是拉着一车车的铜钱去交易的日子。

虽然南国钱行的出现,大大的便利了他们行商。

甚至他们私底下还玩起了南票。

就是用南国钱行存钱的票据当钱直接交易。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可南票。

南国钱行并没有铺到大宋、南国、辽国、西北的每一个角落。

所以还是有很多人不认可南票的。

比如那些死板的党项人。

他们更喜欢真金白银的交易。

金银币的出现,帮他们解决了这个困扰。

他们迫切的希望尽快弄到金银币。

而且,他们完全不担心南钱出了西北就用不了了。

在大宋、辽国、南国均有南国钱行。

南国钱行的信誉在哪儿摆着呢。

而作为商人中的佼佼者,西北最大的商人。

曹琳已经起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心思。

当曹琳穿着一身惹眼的大红衣衫从杨七面前第八次走过的时候。

杨七扔下了手里的那本《东晟府户籍奏》,翻了个白眼,问曹琳,“你这是要闹那样?”

一听杨七一开口,曹琳就像是一只花蝴蝶一样扑到了杨七面前,开门见山的问道:“郎君,你要发行南钱了?”</div>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