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武在一旁说道:“哎,还说呢,这本书的作者算是摊上事了。”
许宣奇道:“怎么说?”
王海道:“你不知道,这本书一上市,就爆卖各大书店,我和李武也是一赶早才买到的。这书虽然卖的很好,但贬低的人也很多,支持的人和贬低的人几乎天天吵嘴架。”
“有这么严重?”
许宣倒是没想到,区区一本书而已,竟然能到让人吵架的地步。
不过,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其他娱乐,出现这种事情倒是也情有可原。君不见前世那些追剧的人,能为彼此的爱豆大战三百回合,那才叫战况激烈。
“那还用说?现在,那些人已经在到处说这‘许宣’只会写些下九流的东西,登不了大雅之堂了。”李武道。
王海道:“我估计这本书的作者想要摆脱这个污名,自证清白,恐怕非要参加安阳诗会不可,除了这一条道路,他别无选择。”
李武道:“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非要针对这本书的作者,明明对方只是写一个话本而已,至于有这么大恶意么?”
“眼红呗,听说这话本上市才几天,就让各大书商赚的盆满钵满,其他的话本都快无人问津了,眼下最当红的作品就是这本射雕,就连才子佳人的话本销量都大减,据说方塘新气的一天没吃饭,把他那群书娘子们急得,都要哭出来了。”王海道。
“不不,这你就别说是什么话本了,根据书商所言,这种其实叫做小说,不过你叫话本也没问题。”李武道。
“小说?”
王海琢磨了下滋味,道:“这本书是和话本有些不同。”
一旁的许宣好奇道:“都有哪里不同?”
王海摇了摇头道:“不知道,就是感觉上不一样。”
许宣点了点头。
原本以为这王海是个隐藏的文学小达人,是他多想了。
“但即便如此,也不知道能不能应对这次的风潮。”王海说道:“毕竟,诗词才是文学正统,读书人哪个不是靠诗词传世的?”
李武道:“他只能是在安阳诗会才能扳回一局,写出好诗好词,堵住这些人的悠悠众口,否则,他的名字可能就一直都被当作下九流看待了。”
“听说那些看不惯的文士已经逼宫了,放出风声,喊他去参加安阳诗会,如果不去的话,就是自动认输,今后就是个下九流文耻。”王海道。
李武感叹道:“文士们也当真疯狂。”
“那是,文人的笔最毒了。你没听说过吗,文人相轻,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本书抢了太多人的风头了,他们能乐意么?”王海道。
李武摇了摇头。
王海接着道:“倒是不知道这个许宣究竟是谁,竟然写出这等文章,就连熟读风月图鉴的我,都不可抑制的沉迷了进去,果然,我发现,其实这种故事才是最吸引我的。看了这本书,我竟是都没心情去找花娘玩了。”
“你确定不是因为俸禄花完了?”李武问道。
王海表情一僵:“滚,你小子少扯淡,我去看我的小射雕了,你别来烦我!”
“哎,话说这本书是真好看,希望作者不要被这些差评耽误了才好,否则看到一半,这感觉太难受了。”李武叹了口气,拿起了手里的射雕英雄传。
“谁说不是呢,但现在作者的压力估计很大,谁能想到写个话本,竟然连安阳诗会都安排上了。安阳诗会,那是普通人能参加的吗,没有请柬,都根本进不去。”王海一边翻书,一边道:
“而且,虽然这射雕卖的挺好,但以他这种身份,没有请柬前去,也不过是自取其辱而已。”
在他们议论的时候,许宣走了出去。
这些与他无关了,实际上,许宣用脚趾头都能猜出来,这件事情和小侯爷有关。
只不过,这小侯爷未免有些太过于幼稚了,他许宣写这玩意儿是为了博取名声,飞黄腾达么?他只是为了搞钱。
所以,无论小侯爷怎么说,怎么诋毁他的名声,许宣也无所谓,他一个执灯人,扯那些读书人的名声做什么?
你们读书人的事情,与我一个执灯人何干?
况且,这小侯爷搅动的风浪越大,这本书的知名度也就越高,销量就越好。这免费的广告,不用白不用。</div>
事实上,这本书之所以知名度这么高,恐怕也和小侯爷的推波助澜脱不了什么干系。
在这个年代,书和背后的作者就和现代的影片和明星一样,作者的绯闻也是读者们津津乐道的事情,由于古代娱乐作品少的缘故,一个出名的作者相当于众人的精神标杆,号召力非常大。
小侯爷既然这么想跳,那就跳去吧,许宣只当是看一个小丑了。
对于许宣而言,他更关心的是另外一件事。
现在书籍已经售出,想必今后的银两不用过于发愁了,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一直调查的事情。
青灯大妖不知何处去向,他虽然知道有一个女子或许与青灯大妖有关,但却不知道这个女子的确切身份,在这京城中搜寻无异于大海捞针,面对青灯大妖还是一头雾水。
这青灯大妖与庆水之间到底是何联系?
他们为何会拥有同样一盏青灯?
究竟是青灯大妖主使着一切,还是他们背后有一个组织?
如果,是有一个组织的话,那么它们的目的是什么?
他们背后的成分是什么,是妖魔,还是鬼域?
对于许宣而言,这是一件绝对不可忽视的事情。
他又想起那中年道士对他说的话。
余杭县的魂灵或者是大玄境内的人魂数量稀少,与京城中某些大员同鬼域交易有关系,那么,他一个小小的黄灯,要如何探查?
许宣并不想趟这趟混水,但眼下青灯的线索不明,若能得到那道士王道元的推衍,是非常有利的一个条件。
但,许宣现在仍旧在考虑这件事情。
毕竟,大玄,官家与佛道两家之间泾渭分明,两家不能插手官事是铁律。
况且,一旦选择同意王道元的要求,他便是置身于这件事情的漩涡之中。
但,这种事情引起了道门的注意,难道执灯人就不会注意吗?他很有可能还会接触到这类事件,到时候再次展开调查,也迟早会接触。
毕竟,这件事情非同小可。
而接触这种事情,必然要冒着不小的危险,道门也曾说过,会为此提供一些帮助。
他虽然有着道门的承诺,但这一切的前提建立之上,都是他作为道门的卧底,潜伏在执灯人中。而如果,他在执灯人中找到一个足够强的靠山,将这件事情说明之后,稳坐双面间谍,背靠双座大山,是不是有可行之处?
至于,这件事情告诉谁,在这偌大的执灯人府衙中,恐怕只有那道白衣身影了。
许宣思索着可能性。
现在,他是执灯人,并非道门卧底。而获取萧容若支持的方式,就是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说出来,表明自己的忠心。因为他自己还没有答应那中年道士的要求,也不算道门的间谍。
那么,只要在知会萧容若后再加入道门,那么自己就成了执灯人安插入道门的间谍。
同时,面对道门的信息,自己也可以选择性的保留,报告给执灯人。
这样一来……操作可能性很高嘛!
做卧底嘛,我熟!</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