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从扬州去南京,要先顺着运河进入长江,然后逆流而上前往南京。
从扬州出发一个多小时后,林瑾和黛玉乘坐的船只进入了长江。林瑾看了看怀表,马上十二点半了,他和黛玉走到舱外,看向江南岸,镇江遥遥在望。
黛玉微笑着问道:“哥哥,要不去大名鼎鼎的西津渡看看?”
“行!”林瑾点点头,笑道:“顺便吃点东西,据说镇江的长江三鲜最正宗,来都来了,不去尝尝有点遗憾。”
二十几分钟后,船只停靠在了西津渡的玉山大码头。
商朝末年,就有船只在西津渡南北摆渡。三千多年来,西津渡多次扩建,规模越来越大。早些年西津渡一直作为军事战略据点使用,大运河开通之后,这里成了粮食转运的中转站,逐渐转变成了商贸重镇,十分繁荣。
林瑾和黛玉随后上了岸,杜鹃雪雁和一个叫来福的健仆随行,除去了铠甲的六叔和另外三个家将在一旁保护,向着码头区的繁华街道走去。
这条街道原本是一条栈道,后来不断扩建,如今成了一条商业街。
林瑾一行一路走来,只见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各种招牌旗帜迎风招展,客栈、仓储和饭馆杂货铺居多,其他诸如酒坊、醋坊、香蜡纸表、香料店、杂货店等等应有尽有。街边还有大声吆喝着卖糖人儿的、卖风筝的、卖各种小吃的,看得人眼花缭乱。又有龙王庙、铁柱宫、天妃庙、超岸寺等寺庙星罗棋布,给这市井热闹平添了一份庄严肃穆。
林瑾发现这里的店铺大都是一楼开店,二楼做客栈住宿使用,人来人往太闹腾,有女眷不太方便。走了好一阵子,看到了一家名为‘三鲜来’的酒楼,看上去挺干净,而且楼上楼下都可以吃饭,于是就选了这家。
林瑾今天穿着一袭灰色锦衣,同色裤子,脚上是灰色长靴,头发简单用玉簪挽着,腰上悬挂着一块玉佩。
黛玉依旧梳着双平髫,脖子上戴着金项圈,淡粉色褙子和比甲,浅粉色长裙上面绣着精致的蔷薇花,脚上是米白色绣鞋。她戴了一顶帷帽,遮挡住了精致美丽的面容,否则必然会引得他人频频注视。
掌柜的见林瑾和黛玉衣饰华贵,气势不凡,又带了那么多随从,立即笑着迎上来打招呼,然后问都不问,直接把他们带到了二楼。
“掌柜的,二楼我们包了,饭菜只管捡拿手的上,不要酒和茶。”杜鹃取出一张二十两的银元券递了过去,然后吩咐雪雁,“好好照顾少爷和小姐,我去厨房盯着。”
掌柜躬身接过银元券,什么话都没说,带着杜鹃下楼去了厨房。
雪雁给靠窗的桌椅擦了灰,从包袱里取出软垫铺在凳子上,又取出一块崭新的桌布铺在桌上,这才请林瑾和黛玉落座。
黛玉摘掉帷帽递给雪雁,眺望着对岸的瓜州,笑道:“王安石诗云‘京口瓜洲一水间’,果然如此,似乎伸手可及呢。”
“确实很近。”林瑾微笑着点头:“玉儿若是想登上瓜州怀古,咱们等会可以绕过去看看。”
黛玉有点心动,不过还是拒绝了,“不去了,不好耽误太久。”
“那就下次去吧,反正很近。”
“哥哥你看那座道观,有好几根大铁柱子,应该就是铁柱宫吧?”
“估计就是,等下问问小二就知道了。”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