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伊人》上市的第三天,报社楼下的服装公司,江佑办公室里,魏仲祥声音轻快地作汇报。
“老板,《时尚·伊人》的销量破一万五了,看势头,接下来的几天再卖一万五应该不难,那我们的杂志销量起码能排进香江前三了。”
杂志不同于报纸,动辄十几二十万的销量,现在香江最高销量的杂志也就五万多本,排第三的杂志一期才卖二万七。
如果《时尚·伊人》卖三万册的话,那就爽歪歪了。
因为杂志页数多,能承载更多内容的同时,也能承载更多的广告。
只要《时尚·伊人》销量能达到前三,别的不说,广告收入方面就不弱于《香江日报》。
到时候自己左手《香江日报》,右手《时尚·伊人》,老板发奖金,不得给自己发两份?
魏仲祥想到得意处,忍不住咧嘴傻笑。
看魏仲祥为杂志热销而高兴的样子,江佑感到非常欣慰,老魏果然是好员工,杂志销量提高,能高兴成这样。
江佑点头赞许道:“干的不错老魏,再接再厉,争取早日香江第一。”
魏仲祥笑着拍马屁道:“我就干点杂活累活,杂志销量能卖这么好,都是靠老板您高超造型和摄影技术。”
“行了,别拍马屁了,赶紧去干活,活干不好,马屁拍的再好也没用。”江佑一脸嫌弃地挥手道。
“那我去干活了,老板再见。”
虽然江佑一脸嫌弃的样子,但魏仲祥还是从老板那微扬的嘴角里看出他心情不错,乐呵呵告退了。
魏仲祥离开没多久,钟父就找了上来。
“阿佑,走吧!我已经跟对方约好了。”
“好,走。”
今天江佑在服装公司上班,就是为了等钟父。
昨天钟父跟他讲,已经找到了一家合适的制衣厂,今天就是带着江佑去看地方的。
“阿佑,这个要出售制衣厂的,是我的客家老乡,叫吴德泉……”
路上,钟父跟江佑详细介绍了一下对方的情况。
钟父找的这家制衣厂规模并不大,老板叫吴德泉,是钟父的一个老乡。
五十年代末,十三岁的吴德泉就进了制衣厂打工,从学徒杂工,一路干到制衣厂副厂长。
前几年,他所在的制衣厂老板见楼市股市红火,就把制衣厂卖了,投入温暖的股市怀抱。
新的制衣厂老板,自然不可能继续任用吴德泉做副厂长,一个大信封,就把吴德泉炒了。
失业了的吴德泉也不在乎,用多年的积蓄,拉起一队人马,买上一些二手机器自己干。
开头几年生意还是挺红火的,十几个人的小厂,很快就被吴德泉发展成了七、八十人的中型制衣厂。
但好影不长,制衣厂的生意慢慢出现了问题。
这个问题不是吴德泉的问题,而是时代的问题。
香江制衣业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在49年的时候,香江只有41间制衣厂,工厂雇用的工人不超过二千人。
但在五零年的时候,大量资金、创业人才和廉价劳工涌入香江,香江的制衣业藉此迅速发展。
六十年代初期,制衣业超越纺织业成为出口收益最大的工业,也是香江制造业中雇员最多的工业。
制衣业是劳工密集型的工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那几年间本港有大量廉价劳工供应。
但随着进入八十年代,香江经济迅速发展,工人的工资迅速提高。
廉价劳工这个优点,便随着时间的过去而逐渐消失。
工资、材料等的成本增高,促使香江制衣业要想活下去,只能提高产品质量,及发展新产品。
因为资金问题,吴德泉制衣厂的机器都是老旧的二手机器,生产出来的衣服都是走低端路线。
最初的几年还能混的下去,但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吴德泉的制衣厂,根本竞争不过工资更加低廉的亚洲其他对手,在低端市场逐渐没了竞争力。
吴德泉一咬牙,掏空身家,再以制衣厂做抵押,从银行贷了笔款子,买来了一找先进机器,准备进军高端服装市场。
但他太想当然了,高端市场没那么好进入。
虽然吴德泉自信做出来的衣服质量,不比那些大工厂的差,但人家那些大品牌根本不会找他这种小厂做代工。
那怕吴德泉把双腿都跑细了,也拉不到订单。
至于说自己创建一个品牌,自己做衣服卖,吴德泉也没有这个本事。
买了新机器,但没有新订单,吴德泉咬牙继续坚持生产了半年低端货,就再也坚持不下去。
他想坚持,银行也不让啊!吴德泉只能放出风声要卖厂。
其间倒是有同行眼馋吴德泉那批新机器,想要收购。
但也都知道吴德泉的情况,个个趁火打劫,给出的价格不到新机器的半价。
而且他们只要那些新机器,制衣厂其他的一切都不要。
对此吴德泉跟本接受不了,他的条件是,要不九折买机器,要不整个厂子打包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div>
因为只卖那批机器话,这个价格连还银行的贷款都不够。
“唉,老吴是个实在人,他想整个厂子打包卖,并不是想贪多些钱,而是想补发欠工人的工资!”
介绍完吴德泉的情况后,钟父感叹道!
“补发工资?刚才伯父你不是那厂子才七八十人吗?就算工资一个人两千,也就十来万吧!
“吴德泉做这么久老板,十来万都腾不出来了?”江佑奇怪道。
“呵呵,谁跟你说只欠一个月工资?老吴已经欠了三四个月工资没发了。”钟父苦笑一声道。
“欠了三四个月工资?那些工人还给他工活?吴德泉给工人灌迷药了吗?”江佑惊讶道。
“呵呵,用的着灌迷药?我们客家人很团结的。”钟父骄傲道。
在梁非凡又快又稳的车技下,两人很快就来到位于元朗的工业区。
刚下车,江佑就看到有两个人迎了上来。
“嗯呀!终于等到你了,闻文。”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