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我图谋徐州?这从何说起啊”,刘备一脸懵逼,这来打曹操的,怎么就成了图谋曹操了,这么积极我容易吗我。
“主要是玄德公您来的太快了啊,比曹操还要快,曹操刚一进徐州,您就来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还没有拦住曹操,让曹操进了徐州大开杀戒,这就给了那些世家很多的说辞,现在对玄德公您的看法,可不是那么好啊,陈家陈登挑起头来,说准备作壁上观,看看您要干什么”,糜芳继续说道。
“陈登?作壁上观?”,刘备疑惑的看向刘毅,不明白这是什么情况。
“玄德公,看来我们动了别人的蛋糕了,曹操犯下的错,都算在咱们头上了”,刘毅冷笑着说道。</div>
有的时候人就是这么贱,或者说是欺软怕硬,刘备就是来支援徐州的,那些世家知道刘备不会对他们出手,所以曹操大开杀戒就怪到刘备头上了,你不是来支援的吗。为什么还把曹操放进来了,到底安的什么心,再加上刘备和陶谦的关系不错,那些世家可是眼巴巴的看着陶谦的位置呢,现在刘备来了横叉一脚,当然那些世家会一致对外想把刘备排挤出去。
“这样啊,那陈登是谁,凭什么世家会听他的”,刘备疑惑的问道,徐州的情况他不是特别了解,对那些世家也分不太清。
“陈登是徐州陈家的,是徐州本地的一大家族,很有话语权,听说陈登博览群书,很有文采,对于古典文章无不能融会贯通。而且他在二十五岁的时候,被推举为孝廉,之后就任徐州广陵郡东阳县的县长。在此期间,养耆育孤,视民如伤,深得当地百姓爱戴,农业生产逐渐恢复,社会秩序也得到稳定,陶谦很欣赏他,就任命陈登为典农校尉,专门负责管理徐州地区的屯田及农业生产。徐州地区的农业发展势头迅猛,粮食产量剧增,很大部分是他的功劳呢”,糜芳都快把陈登的老事都给挖出来了,介绍的很详细。
“那这人还是有些本事啊”,刘备笑着感慨道。
“是啊,徐州陈登,也是天下一流的人才呢,徐州能在黄巾之乱后还是一片乐土,吸引流民纷纷来投,陶公陈登功不可没,可惜,徐州地区短暂的繁荣并没能维持多久,被曹操那家伙毁掉了”,刘毅也有些感慨。
刘毅想起演义里刘备得到徐州后,陈登好像并没有出多少力帮助刘备,或者说根本没有出力辅佐刘备,在袁术向刘备控制的徐州发动进攻。刘备亲自率兵在盱眙、淮阴摆开阵势迎敌,双方激战一个多月未分胜负,战事陷入胶着状态。当时候袁术秘密写信给吕布,拉拢吕布里应外合。吕布大喜,率兵向下邳进发。此时下邳城中出现了混乱。刘备手下的张飞与曹豹发生矛盾,张飞一将曹豹杀死,曹豹所属的丹阳兵随即发生哗变,下邳城中一片大乱。原属曹豹亲信的许耽、章诳等人打开城门迎接吕布,张飞力战不敌,只能败走。刘备留在下邳的家小及官员、将领的家眷悉数给吕布俘获。刘备闻讯连忙率兵回援,但此时大军已经全无斗志,一触即溃,刘备只能集合残部向东进攻广陵,又被袁术打败,走投无路之下只得退守海西。来到海西之后,刘备残部惨不忍睹,军粮耗尽,将士们自相残杀,以人肉为食。尽管糜竺散尽家财资助刘备,仍然无济于事,刘备陷入绝境。此时陈登都没有去救援刘备,不仅如此,从事后徐州的事态发展看,陈登不仅没有站在刘备这边来对付吕布,反倒成了吕布的部属。显然,此时陈登早已经背弃了当年对刘备所谓召集十万步骑,让你去建立丰功伟绩的承诺,这一切都与陈登所代表的徐州势力的态度有关。
其实,和现在一样,徐州世家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徐州的豪强地主和世族势力也和其他地区一样,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们要极力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不希望发生动荡和混乱而对自身的利益造成损害;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太情愿接受外来势力的介入,成为诸侯混战的战场。而且,他们对外人的管理心存疑虑,所以,朝廷委派的扬州人陶谦进入徐州时,徐州势力采用的一种表面支持、实则静观其行的做法。因此,才会出现诸如很多名士并不卖帐的情况。随着陶谦在徐州卓有成效的管制,徐州势力的自身利益得到了保证。因此,陶谦也逐渐成为徐州势力的政治领袖。在这种情况下,陶谦才得以顺利地在徐州开始数年统治。也正因为如此,当陶谦杀死曹操父亲一家引起曹操血腥屠城之时,徐州势力团结一心,抵抗曹操的疯狂进攻。从这个角度分析,徐州势力自身还没有出现一个公认的本土政治领袖,所以不得不依靠“外人“陶谦。这种情况在徐州维持了较长的一段时间,直到陶谦去世。此时陈登虽然已经在徐州崭露头角,但毕竟还很年轻,不足以成为徐州势力的领头人,但是,由于陈登是在陶谦的提拔下迈入政坛,很可能和陶谦保持着一种良好的工作、私人关系,加上陈登家族在徐州的巨大影响力,陶谦和徐州势力都把陈登看着是双方进行沟通、协调的中间人。这时候的陈登也逐渐成为一个发言人的角色。
现在陶谦病倒,徐州世家当然会想着抱紧陈登的大腿,一来陈登的世家势力不弱,二来陈登也有一些能力,所以很多世家都听从陈登的安排,这也是为什么陈登能代表徐州世家作壁上观的原因。
“玄德公,这次来徐州,你们是要做什么”,糜芳疑惑的问道,按理说打完曹操刘备也该走了啊,又来彭城干嘛。
“陶公病重,备先前深受大恩,特来见一见陶公”,刘备笑着说道,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div>
“深受大恩?陶公真的有这么好”,糜芳有些不解,看刘备这表情,好像陶谦真的特别好一样。
“子方何处此言?”,刘备也有些疑惑,陶谦这老好人不是众人皆知吗,怎么看糜芳的表情似乎还不是这样。难道还有些隐情。
“陶公的执政能力的确很好,但是至于为人方面,可能玄德公还不太了解,或者说了解的不够深,陶公出身小吏家庭,年少丧父,以可是出了名的游荡不羁。后来做了人家女婿才阔了起来,得以出仕,当时年仅十四。在做小吏时,陶谦就以顶撞上官闻名,这可是实打实的事情”。糜芳笑着说道。
刘备刘毅面面相觑。还真没有听过这传闻,看来对陶谦的了解真是远远不够,就是在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时候,公事过一段时间,然后在路过徐州的时候,陶谦给了他们很多粮食,起码这两件事看起来,陶谦人还是不错的啊。
“当初备去青州上任。缺少粮草,是陶公解了备燃眉之急,在备看来,陶公为人还是不错的”,刘备明显有些不信糜芳的说法,这种传闻性的东西,怎么能当真呢,人传人早就失真了。
“那应该是陶公看重了玄德公的潜力吧,也许徐州的百姓对陶公的感官也很好,但是他做的事情,我们这些世家可是清楚的很”,糜芳嘿嘿一笑,不管刘备信不信,反正自己只需要让刘备了解到真实情况就行,怎么决定看刘备的。
“子方,就根据陶公小时候的事情,看不出陶公的人品吧,除了这还有别的事吗?”,刘毅看糜芳那忍不住笑的表情,疑惑的问道,感觉还有故事啊。
“的确,那是小时候的事,就说一件最近的事吧,当时徐州黄巾起,陶公为徐州刺史,军事才能欠缺,只能靠阴谋了,那时候下邳阙宣自称天子,陶公始与合从,后遂杀之而并其众。靠这种典型的小人行径排除异己”,糜芳说完看了看刘备,发现刘备也陷入了沉思,不再多言了。
“好了,子方不用再说了,我们都懂了”,刘毅笑着说道。
刘毅其实对陶谦的老好人形象并不怎么买账,反正你对我好,那有机会就回报你就行呗,就像当时去青州的时候,陶谦给了很多粮草,这种人情,刘毅一直记在心里,所以时刻关注着曹操老爹的动向,这不,来还陶谦的人情了。
至于刘备会不会接受不了这种事情,刘毅表示一点都不担心,陶谦是怎么样,什么人,会不会算计刘备,刘毅根本没有考虑过,因为在刘毅看来,多少个陶谦都算计不过刘备,刘皇叔岂是浪得虚名的,所以糜芳说的这些东西,刘毅就当做听听故事算了,谁没有一个判断好坏的能力,反正陶谦无论是好人还是阴险小人,现在都不重要了,人死鸟朝天,什么也都留不下,刘备刘毅看一看陶谦,看能不能把徐州捞到手就告辞了,不会多和陶谦啰嗦的,陶谦什么人品又有什么关系呢。
“那玄德公你们现在是要去了吗”,糜芳笑着问道,都懂了就行,看到刘备有些激动,什么都往外抖了,以后还得跟着刘备混呢,这形象可不行。</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