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795章 错过之后绝对不想再错过

2天前 作者: tx程志

第795章错过之后绝对不想再错过

有人或许会说四十四亿钱太过庞大了,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回事。晋朝并没有自己的货币体制,前期在冉明没有铸造新钱之前,晋朝使用的都是东汉时代的五株钱,或沈郎钱。

但是铸造的铜钱在成色上并没有冷扎工艺制造的冉魏新钱美观,而且冉明采取了明确的铜七铅三的比例,货币价值硬挺。

在晋朝其实富贫悬殊非常大,即使普通的一个中产阶级(既千亩地以上五千亩地以下)的家庭,家庭总产值都在数亿或十数亿钱之间。)

对于魏国来说,处理了一笔陈旧装备,而且还可以小赚一笔,也是一个非常有利的事情。对于晋魏之间的达成购买军资的事情,冉明并没有隐瞒消息。反而利用报纸,大张旗鼓,到处传播这个消息。结果不出冉明所料,就在桓温得知这个消息时,桓温真的坐不住了。

桓温作为晋朝唯一一个拥有实权封地的异姓王(还有一个陈留王曹氏),他的荣誉和富贵,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桓温的强横军事实力。如果没有桓温的嫡系西府军,绝对会有人收拾他。桓温以前有没有想过从魏国购买军事装备不知道,但是桓温却派出了其心腹谋士郗超出使魏国的事情。

夷州也是后世的宝岛台湾,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自从三国时期东吴开始正式驻军以来,算是纳入了中国的统治。但是中国古代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不重视海洋。中国古代的战船也通常都是采取高大的平底楼船样式,这样的战船在江河和胡泊中,自然没有危险。可是在大海上,一旦不大的风浪,就会让战船倾覆。

东晋虽然退守江南,但是因为水师实力问题,对夷州的观注并不大。虽然官方没有怎么观注这块岛屿,但是民间却有不少迁移至夷州。东吴孙皓继位,他和崇祯皇帝一样,有心挽求国势垂危,但是时运不佳,晋国连番猛攻,吴国接连失利。在这个时候,孙皓变了,他变得破罐子破摔了。孙皓露出残暴的一面,至使民怨沸腾。许多吴地百姓不堪忍受孙皓的暴政,就出海求生。

与是第一批大陆汉民在这个时候就登上了夷州。但是呢,这些吴国百姓既没有组织,也没有核心领导,人数也处于弱势地位,总而言之,汉人在此时都是依附在土着部落生活。

后来,晋国五路伐吴,东吴灭亡之后,东吴遗臣,不愿服从司马氏的统治,就开始向夷州迁移。由于一些士族的迁移,特别是东晋赋税沉重,不堪忍受赋税压迫的百姓更多,慢慢的在夷州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汉民村落。当冉智登上夷州的时候,整个夷州已经拥有了两三万汉民。

两三万汉民,虽然比起多达二三十万土着来说,自然是太弱了。可是夷州的土着也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果这近三万汉民团结起来,虽然说不得能雄霸夷州,至少自保应该不成问题。可是这近三万汉民,却分成了四五十人村落,在夷州西部平原地带生活,这些村落大的拥有一两千人,小的只有几百人。

这些汉民的处境并不好。他们时常要受到本地土着的欺压,那些生活在丛林中,和茹毛饮血的野人差不多的土着,时常攻击汉民的聚居地,抢夺他们的牲畜和粮食以及女人,给当地的汉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在这个时候,冉智带着他的近两千部曲踏上了夷州。

“主上,您看这里就是一个浑然天成的大港。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易守难攻。”杨运指着登陆点向冉智介绍道:“这只有一条水道可通行,外面还有一些小岛屿,可以作为烽火台示警,如果经营得当,这里就是绝佳的帝王之基。”

其实杨运并不知道他们登陆的地点,恰恰就是台湾第二大港基隆。基隆是一座天然良港,狭长的水道,让他可以免受四面围攻之灾。冉智对于夷州这块化外之地,从最开始的不屑,慢慢的重视起来了。

冉智总共四艘在航行的时候,毁了一艘,损失了一百多号人手。现在冉智只剩三艘船了,其中人口还有一千八百余人,三百自固勇士,三百余招募的水手,还有就是杨运部曲的家眷。现在冉智所部拥有的粮食还有五万多石,还有一支三四百人的工匠团队。

这支青壮超过一半的移民团队,登陆夷州之后,就开始了筑城,筑城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尽管杨运做了充分的准备,可是真正开始筑城,这才发现,他们缺少的东西太多了。历时七天,冉智所部建立一个简易的半永固营地。

开辟道路的开始动工、筑城的地点,冉智经过查看选择了背靠五指山山脉,因为这里是冉智的基地,所以冉智非常重视。原本打算采取汉人传统的筑城方式,既煮土夯实筑城法。可是在这里却不实用。此地石实巨多,而且开采方便,冉智就决定采取筑石城的方式筑城。

由于滑轮组的大量应用,即使用人力,也能把重达一两吨的石块吊起来移动,这样虽然大大方便了筑城的工程进度,但是人工缺少的问题仍无法解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div>

杨运道:“主上,夷州的土着非常多,特别是山林里有不少茹毛饮血的野人,这些野人经常袭击我们落单的人群,这给我们筑城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冉智怀着无限的憧憬来到了夷州,不可避免遭受了本土土着的袭击。冉智想了想道:“若要保护营地安全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分出多少兵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