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伯彦终于下了决心,从袖子里拿出一封书信递给杨志说:“杨帅说的没错,我也是这样的看法,无论太原还是汴梁,都是大宋的土地,我们都是一家;这是一些听来的故事,杨帅要是有兴趣的话,不妨看看。”
信封很厚,杨志接过来打开信封,里面足足有六七张信纸;杨志也没有矫情,汪伯彦既然都拿出来了,自己不看也对不起汪伯彦的一片心意。汪伯彦在上面写的都是关于润州、杭州、汴梁、应天府、洛阳、徐州等地的一些个人见闻,看上去内容散乱,但要是仔细看,还是能在里面找到连贯性的,都是关于梁扬祖和韦渊负责的随军商人。
汪伯彦是个很聪明的人,对这封信也用了心思,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字的评价,但是表达了一个很清晰的意思,就是梁扬祖两人根本控制不住这些人,这些人与刘光烈、张俊等人交往,影响力之大让人乍舌,韦渊甚至两次被逼得主动辞职。杨志眼神一亮,他对赵构那边的情况也是一直有所怀疑,汪伯彦的这封信让他看到了原先没有注意的东西,张子肃会不会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赵构最早拉拢的商人都是山东和扬州地区商人,张子肃正是那边的人。
没有巨大的付出,自然不会有巨大的回报,汪伯彦此举是冒险了一些,但是给了杨志一个示好的理由。杨志选择了相信,含笑说:“这些故事倒也有趣,我会让人抄录一份,把汪大人的原件送给郓王看看,他在前线辛苦,想必也喜欢这些故事。”
这才是汪伯彦的目的,只是他与赵楷搭不上话,只能通过杨志表达自己想要投靠的意思;杨志如此表态,让汪伯彦觉得新的人生已经在他的面前徐徐打开,他要做的,就是抓住这个机会,汪伯彦没有故作深沉,喜道:“多谢杨帅提携。”
既然汪伯彦有这个意思,有些话终究是要问的,只是一时之间,没有合适的话题;两人各怀心思,很快就把早点吃完,杨志让人上了一壶杭州龙井,给自己和汪伯彦各倒了一杯。汪伯彦端起茶喝了一口,伸出大拇指赞道:“真正好茶,听说是贡品,也只有在杨帅这里,才能尝到如此好茶啊!”
龙井茶这个招牌属于赵缨络,虽然那几棵树已经成为贡品,但是赵缨络打着这个牌子卖出去的茶叶还是不少;杨志微笑道:“汪大人言重了,我这里哪里有贡品,这只是四周的茶叶,不过加工的工艺与贡品一模一样。”
“原来如此。”汪伯彦醒悟,随即摇摇头说:“看得出来茶叶还是经过挑选的,让人在心里才有点企盼。”
杨志大笑起来:“汪大人说得是,你有企盼,我便放心了,郓王是个良主,一定不会让汪大人失望。”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