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秘书处想到的短期刺激股价的利好,叠加英资离场有资本认可5.92港币每股的报价,双重利好下应该有较大可能将港灯集团的股价冲上6港币价位。
港灯集团的长远股价,林佰诚现在管不了,他只要短期股价能冲上6港币价位,在6港币上方走一波行情,如此他对在座众人就能有所交代了。
郑峪峒出声问道:“林生,公司拿出一亿港币回购股份,会不会影响到公司的现金流和发展?”
“这点郑生放心,不会有任何影响的。”
林佰诚笑着说道:“当时英资为了跟我争夺港灯集团的控股权,我让港灯集团进行定增,这次的定增让公司获得了9.5亿港币的资金。虽然公司升级线路和去蛇口建厂花了一些,但公司账户上还躺着大量现金,更何况公司每月收到的电费也有几千万港币。”
“林生,既然公司账户上的资金不少,那能不能多拿出一些资金用来回购?”
李诏基心中一动问道,要是多能回购一些,把港灯集团的股价拉到7港币甚至更高价位,他介意到时候卖出手上的股份。而林佰诚之前已经说过了,他们随时都可以从港灯集团套现离开。
港灯集团的股价要是高于7港币的话,那他们的获利将达到20%,在时间不长的情况下,这样的收益率已经很高了。
“这个暂时不行,公司的资金还是要用来发展的。”
林佰诚不可能为了短期拉升股价而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看了下众人,想着他们到底是公司股东,便决定向他们透露一点消息。
“在座诸位除了郭生外,可能还有人知道,我在马来亚那边有不小的投资,和马来亚官方的关系处的不错,所以我有意让港灯集团去那边成立一个分公司,建立发电厂。”
“在马来亚那边,除了它们国有的发电厂之外,公司没有竞争对手。”
“而马来亚官方现在有意发展经济,开始吸收外资到当地投资,今后当地的工厂建设会多起来,经济也会越来越好,到时用电量自然也就会越来越多了。”
马来亚虽然不是亚洲四小龙之一,但和四小龙之一的新茄坡同属于马来半岛,且正府有意发展经济,将来当地的经济状况不会差。
对港灯集团这样的发电公司来说,只要当地的经济状况是正向发展的,工厂够多,那就是一件好事。
郭贺年当即说道:“港灯集团愿意去马来亚投资,正府欢迎还来不及。”
林佰诚对着众人说道:“股票回购只能让股价短期有所增长,而企业的发展能提高公司的营收利润,让公司股价长期不断上涨,所以公司的资金更多要用到企业发展上。”
“还是公司的发展比较重要。”
郑峪峒出声说了句,其他人也没有反对,因为林佰诚说的是正理。
再者说了,林佰诚才是港灯集团的大股东,他们小股东就算坚决反对也没用,只会让双方的关系变差。
当前,港灯集团没有什么大事要和股东们商量的,林佰诚该说的都说了之后,将公司大班李维斯叫了进来,让李维斯和各位股东认识一下,同时跟各位股东说一下公司的主营业务,好让股东们对公司有所了解。
将近一个小时后,会议结束,众人各自离开。
……
汇丰银行。
沈粥的办公室中。
“好,我知道了。”
接了个电话又很快挂断的沈粥,转身对坐在沙发上的四人道:“交易的17.76亿港币已经全部到账了。”
这时坐在沙发上的四人自然是施雅迪·施怀雅、亨利·凯撒克、约翰·马登、米高·嘉道理他们四个了。
“不管怎样,可算是从港灯集团离开了,大几亿资金陷在这家公司都快有一年时间了。”
亨利·凯撒克叹了口气,他们差不多是去年十二月份买入港灯集团股份的,而现在是十月中旬,差一两个月就过去一年时间了。
“港灯集团是一家好公司,其实拿着这家公司的股份,不给港灯集团找麻烦的话,长期来看还是能赚钱的。”
沈粥出声说道,走过去坐下。
“与其靠着港灯集团发展起来赚钱,还不如把钱拿出来投资自己的公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div>
约翰·马登并不赞同,他们和银行不一样,银行有好的投资标的那么投资什么公司都可以,让他们拿出大笔资金投资别人的公司,重点是在这家公司还没有多少影响力,那他们是无法接受的。
有那么多钱,那么宁可投资自己的公司或者成立一家新公司,起码这样一来他们拥有公司的控制权,能够提高他们的影响力。
米高·嘉道理说道:“这次我们几个都亏了,也就汇丰不仅没有损失,反而还小赚了一点。”
“说是小赚,其实算上时间成本,这次还是亏了。而恒生银行亏钱,等于汇丰在亏钱。”
沈粥摇了摇头,当初英资找上他的时候,他让恒生银行入股英耀公司,如今看来还好如此,所谓的小赚将时间拉长到十多个月,其实已经算不上赚了。
恒生银行在汇丰的控制之中,不过汇丰只持有恒生银行51%股份,也就是说恒生银行这次如果亏损1亿港币的话,那汇丰的亏损其实就5100万港币而已。
当然,恒生银行这次当然没有亏损1亿港币那么多,账面上是获利的,只是这么举例而已。
恒生银行此前以2.5亿港币获得英耀公司10%股份,也就是说英耀公司价值25亿港币,但当时恒生银行是以不到九折的价格入股的,也就是说英耀公司的实际价值是28亿港币。
这28亿港币,就是所有的总成本了。
这里的几人算过了,以5.92港币每股将所有股份卖掉后,他们所有股份卖出的资金是25.2亿港币,只比恒生银行入股时高了2000万港币而已。
恒生银行持有10%股份,也就是说能拿到2.52亿港币,当初入股花的钱是2.5亿港币,账面上盈利200万港币。
可要是把时间拉长到十多个月,2.5亿港币只盈利200万港币,这根本就不算盈利,银行贷款出去的年利息至少能有8%,也就是2000万港币。
200万对比2000万,到底算赚钱还是亏钱,一看就知道了。</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