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心头有些震惊,难道自己穿越的事他已经知道?
不可能啊,到目前为止只有郑芝龙身边的李师爷知道而已。
其实像姜镶这种世袭镇边大将,都有一定的信息渠道,离北京不远有些事情传的也快。
而他又是一个极其关注京城动向的边将,为了避免袁崇焕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朝廷有什么事情他总是第一时间知道。
“是这样三边总督杨鹤杨大人已下了命令,此次以招抚为主,而你们现在村子里还有一批已经叛变的陆家叔侄吧,他本是大同镇管辖的游击,你既然能把他们收服,不如把剩下的几千人也收服吧,也算是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呼伦现在彻底的蒙圈了,这种事情他都知道,感觉自己的老底被掀了个干净,一股心凉的感觉从脚底板冲上脑瓜。
就像那种被人扒光了一副全裸的感觉是既心惊又觉得耻辱。
“你不必吃惊,方圆百里的事情还是很少有瞒的过我的,你也别担心,如果我想要害你的话,光凭你窝藏叛兵这一条就够你吃的了。”
果然是官场上的老油子,说话做事滴水不漏。
呼伦心里明白现在陕西山西,赤地千里,饥荒一片,流民四起如野火一般,烧向西北大地。
而如果说要是平定这些叛军的话呢,朝廷没有精力,也没有饷银,为什么这么说呢。
自从朱元璋定卫所制以后明朝的大部分兵是都是从卫所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div>
但是到中后期卫所制度已经名存实亡,卫所里的人要不是老弱病残就是被官员霸占为奴役,真正能够抽得出来的兵士寥寥无几。
现在的征兵方法其实是募兵制,就算是募兵制也要有粮饷盐菜钱,而且开拔要有开拔费,所以军队在招收的前提是要有银子。
朝廷现在缺的就是银子,打仗要银子,打赢了也要钱来赏银,打输了就更不用说了,赔了夫人又折兵。
对于镇压叛乱来说,大多数像武将和文官来说是一项功绩,但是对于朝廷来说却是一项稳赔不赚的生意买卖。
这个时候如果和呼伦连起手来的话,这样既能捞着功劳又不用自己出钱出力,还可以讨好后台寻求靠山,使之两边的利益连接更紧,也是拉近地方和中央的距离。
“此事甚大,恐怕我一介草民无法胜任呀。”呼伦自己多少斤两还是知道的,这次能胜利完全是因为黄雀在后。
“你有所不知,你却是正合适。你是非常之人即可行非常之事,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乃是真理。”
姜镶却一口咬住了呼伦
“唉,姜大人有所不知,我只是一介草民,又没有官身,如何去和那些叛军谈判得了,有如何能平的了贼寇。”
呼伦拱手讨饶道
姜镶促狭一笑“这个好办,我给你安排一下,你就领个百户吧。在我手下任个把总官职”
呼伦有点发愣,万万没想到自己在京城又送礼,又做生意都没弄到的官在这轻松搞定。
他更不知道的是明朝的百户虽然是卫所里一个很小的职位,但是确是世职,是普通军户靠几代人努力奋斗才能得到的成就。
“大人,我一个修士入官身恐怕不妥吧。”
呼伦很怀疑这个职位的含金量。
“不用担心,当年戚帅也是引少林僧人抗击倭寇,嘉靖方士入朝为官的更是数不胜数。”姜镶安慰的点了点桌子。
“此次,立功折子我已经递上去了,只要你不断的立功,你的官职也会越来越大,到时候做上参将,总兵也不算是为过。
”姜镶抚须大笑。</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