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有请

26天前 作者: 飞翔报喜鸟

广灵县衙内,县衙大厅的内堂。审理完呼伦案件的姜镶和县令通秉仁坐在了一起。

小厮分别为二人奉上茶点以后,退了下去。

姜镶一手拖茶碗,一手用茶盖撇了撇茶碗里的茶叶,样子悠闲自得,不知道的还以为在自家院子里。

“姜大人,姜大人~”通秉仁左手依着桌子,身体微微前倾

“此事你为何如此处理?明明是那贼人想要害我,你却有意偏袒,是何道理?”通秉仁看着一脸轻松的姜镶语气不善的问道。

这种问话对于上官来说是极其不敬的,也是因为他后台是全勤朝野的东林党,也就不太顾及的这么说了。

要是换作一般人是断断不敢这样和手握地方军事实权的总兵说话的。

“我说通大人这么明白的事,您还看不明白吗?现在是什么时候?建奴刚退流贼四起大明朝廷纷乱的时候”

姜镶看着这个文官县令有点不悦,又有点鄙视的想到亏他还是一个文人,这么明显的道理都想不明白。

朝廷正处于内忧外患之困,而如今的圣上却又是一个急操的性子。

天子有西顾之忧,但是却没有解决的办法,前段时间朝廷派来了杨贺总督三边就可以看得出当今的朝廷对西北这一块是极其重视的。

而西北之乱,究其本并不是乱于建奴,而是乱于流贼。

这流贼却有两种,一种是土生土长的土贼,这类人大多是当地的农民组成,没有什么威胁,只要一起票军队就可以解决。

还有一种,就是现在哗变叛乱的镇兵,所谓边贼。

要说这边贼,就要说说大明如今的现状。

大明欠饷由来已久,除了辽东等地各边欠下几个月的饷太正常了。

为了生活,很多边关的军人不得不种地,或者是做点小生意以维持生计,如果放在平时这种情况还能为维持,但是后金入侵已巳之变以后这种平衡就被打破了。

帝国王朝的弊端被暴露出来,边军哗变以后裹挟着土贼进行叛乱。

这样就给一些没有军事经验的流贼带来了丰富的军事理论和军事作战能力。

使这个流贼的队伍上升不止一个档次,而土贼又依靠这些边陲军士获得更多的资源。

这样他就不限制于在附近几个地方抢略,发展的越大他抢掠的地方就越多。

“如今三边总督,杨贺杨大人坐镇潼关,他老人家的意思是以招抚为主,说白了这些流贼只不过是一群吃不饱饭的农民和欠饷的下级士兵,本质上还是大明的百姓。只要朝廷过了这个坎,让他们吃的饱饭,然后就会各回各家天下太平。”姜镶继续说道

“杨大人招抚之策我也知道,但是和这件事有什么联系。”县令还是有些不太明白。

“通大人你想啊,我们这边发生的事情,是非黑白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但是皇上他不知道,皇上要想知道,可不就是得看咱们写折子递上去嘛,如今这此人击败白莲教是事实,如果这个折子我们做翻文章说是稳定一方地界的话递上去,我想对于经上一定会龙颜大悦的”

姜镶又对茶杯吹了口气,缓缓说道。

“今上的性子您还是不知道吗?想那袁崇焕,以前是何等的风光,如今落得如此下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