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四百一十五集 交址之乱(二)

2天前 作者: 智静

詹事府胡穜摇着纸扇:“仁宗刚登基,马骐周围也有人帮他,有几个还是近臣,所以皇上当时也只能好言劝这些人:“此人近日在内间,百方请求,左右之人都替他说话,说派他去交址闸办金珠,将有利于国,朕皆只听不答。卿等应知朕意”,皇上太仁慈了。”

“你这小子,这事我都不知,你怎么那么清楚?”

“大人当时在南直隶巡查,当然不知,我是金幼孜告诉我的,一直不敢说,现在两太监反正处决了,说给你大人听也无所谓。”

“仁宗对马骐明目张胆的欺君行为,竟然毫无处分!朝廷纲纪能不坏吗?要命的是,马骐的不久还如愿重返交址。”

胡穜道:“有人说,山寿到交址后,与黎利展开媾和谈判。他以为黎利得到朝廷的赦免,又得了清化知府的肥差,一定会放下野心,不料黎利托称炎暑,要等秋凉再到任。等秋深天凉了,又借口与参政梁汝笏等有怨,不愿担任知府之职,而要去笼州。”

“这是借口,给山寿难堪。”

“如果光是这还行,他趁着明朝休兵,四下招兵买马,壮大实力。交趾布政司在等着山寿的谈判结果,只能观望,张辅对仁宗皇上说,错了平贼的最佳时机。”山寿应该是有罪的。”

“你说对了,我记得黎利率兵围攻该州,杀了知州。正是宣宗皇上登基,立即派陈洽任兵部尚书总领交址布政、按察二司,敕令他率官兵一心灭贼。”

“张大人还没忘这段事情。”

“这宣宗的敕书我还记得,云:“反贼黎利包藏祸心,已非一日,始若取之,易如拾芥”,可朝廷“信庸人之言,惟事招抚,延今八年,终不听命,养成猖獗之势”。敕书还该:“其谁之过?”

“这不用问,直接把山寿抓起来砍了,他当年在仁宗驾前立过军令状。”

小舍说:“说实话,用人是最大的失误。但还有其它原因,如每年进贡孔雀羽毛一万支。这有点难,第二交址地处边远,内地人不愿意不那做官,真正去的是些劣转、贬谪的,像解缙,刘观等,把他们打发到那,他们本身都不服,怎能与百姓好好相处。”

“大人之言一针见血,地方官员素质普遍低下,谁还信服?”

“昔日三平交址的大将军、英国公张辅,年龄也不算太老。但不知何故,一直放此京。先用的是荣昌伯陈智和都督方政,这两个又合作不好。二人战败后,又用了年轻的成山侯王通担任总兵官。王通虽出身勋臣之门,其父王真是因为是靖难功臣,死后刀追封宁国公。这王通有多少将才,而且对交址的情况也不如沐晟了解。”

“皇上轻率地将祖宗之业及数十万军民的性命托付此人,可能有一部份是文官的问题。”

“文官?主要武官也在北京啊,他们完全可以站出来。”

“现在第一步已经解决,山寿与马骐都处理了,就等黎利将陈氏子孙姓名奏来,经朝廷审核无伪后,再予册封。”

喜儿把一块湿巾递给他擦手:“胡大人,是个好人,人缘好。”小舍看喜儿的眼睛看胡穜有些异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