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向高叹道:“陛下,老臣也知道,您,还有杨嗣昌,都是想采取缓兵之计,通过和谈,为大明争得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边境安宁。然后,伺机剪除后金。可和谈一说,自太祖武皇帝开始,就从未有过,这个头,可不好开啊。”
朱常洛点头呲牙道:“是啊,臣不想当和谈之臣,君又何想当和谈之君?叶老知道,三个火器混编旅,海量银子扔进去,连个响都听不到。这是大明卫国之根本啊,朕容不得半点闪失,不会拿银子堆出来的军旅去冒险,待机而动,朕需要的,是时间啊。”
叶向高语重心长说道:“陛下,老臣知道您的苦心,但是,跟后金采取什么方法拖延,未必就是和谈。老臣问一句,杨嗣昌在关宁一线扯开一个口子,跟后金做生意,是不是陛下的密旨?”
朱常洛像是被抓住把柄一样,讪笑道:“是朕给杨嗣昌的权力,那样,他可以利用手里的权力,跟后金讨价还价。”
“老臣在想一个问题,后金在辽东,对大明依旧是很有优势,皇太极这个时候想率使团来京,究竟是因为什么?”
朱常洛一愕,这个问题,是被他忽略掉了。
叶向高果然是见识过大风浪的,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皇太极如果仅仅是要跟大明商贸,完全可以跟杨嗣昌谈,甚至,在几乎脸对脸的情况下,进行策反,或者重金贿赂,都可以。
来京,怎么看,怎么有点舍近求远的意思。
“叶老以为,皇太极是什么想法?”
叶向高一抹鼻子,眼神深邃道:“老臣只怕,皇太极那厮,是想来京城打探虚实的。”
“打探虚实?何意?”
“陛下请想,后金跟大明,仇深似海,即便是和谈成了,彼此之间,不相侵犯的时间能有多少?后金和大明的想法,其实是一样的,都知道,打是一定要打的。大明这里,心里发虚,后金那边,因为大明山西行省大败鞑靼人,他们心里,只恐更虚。”
朱常洛拍手道:“没错,叶老分析,合情合理。朕一直顾忌着后金铁骑,辽东又是关外苦寒之地,即便把火器混成旅拉过去,未必能毕其功于一役。朕担心不能全胜,后金更担心面对火枪,会有鞑靼之败啊。”
叶向高颔首道:“杨嗣昌虽然胡闹,但也间接探明了后金的想法,就算他功过相抵吧。陛下,既然后金惧怕大明新军火器,依老臣看,让后金长长见识,也是很不错的。”
“叶老的意思,是拉出一支劲旅,适当打击一下后金?”困扰朱常洛的难题,似乎一下子有了解决之道。</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