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凌风丧心病狂的样子,人影微微叹口气,说道:“六度分离理论。”
狰狞的表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退去,凌风眉毛微皱,下意识地问道:“什么?”
“六度分离理论,全称为:SixDegreesofSeparation,也叫做六度区隔理论。”人影解释道,“简单来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这里我解释一下,人影所说的六度分离理论,是由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提出的。简单地说,该理论认为在人际交往的脉络中,任意两个陌生人都可以通过“亲友的亲友”建立联系,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五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这个理论一开始引起了很多学家的主义(包括:生物学家,经济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等等),而此理论最开始其实是运用在经济活动中的商业联系网络结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结构,甚至人类脑神经元结构,以及细胞内的分子交互作用网络结构等应用上。
后来,六度分离理论的运用得到了推广。2001年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始在互联网上进行了这个实验。他们建立了一个实验网站,终点是分布在不同国家的18个人(包括纽约的一位作家、澳大利亚的一名警察以及巴黎的一位图书管理员等等),志愿者通过这个网站把电子邮件发给最可能实现任务的亲友。结果一共有384个志愿者的邮件抵达了目的地,电子邮件大约只花了五到七步就传递到了目标(这个活动现在还在继续)。
除此以外,美国的一个脱口秀节目也证明了这个理论。节目请了三个大学生来参加,主题是证明好莱坞的任何其他明星与演技派男星凯文·贝肯之间都能通过五个人联系起来。他们甚至成功的把已经去世了的卓别林与凯文·贝肯之间通过三个人建立了联系(这个节目反响挺大的,有兴趣的可以搜索一下)。
总而言之,这个理论告诉我们,当对一个小数字进行多次的运用时,其结果很可能超乎你的想象(比如将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50次,其高度很可能戳到太阳的中心里去)。
换个方式来说,我们把世界65亿人开个7次方根,得出的结果是25.2257。也就是说,你只需要认识20个人,那么你就可以认识这世界上的所有人。
当然了,这是用数学上的计算来说,而且六度分离理论更多的是数学上的计算验证。人影所说的六度分离理论,其实严格来讲,他的意思更多指的应该是六度人脉。
六度人脉是由匈牙利作家FrigyesKarinthy在短篇故事‘Chains’中首次提出的。跟六度分离理论比起来,它有些臆想的色彩(但是美国社会学家StanleyMilgram曾经验证了这一点,这也使得六度人脉理论有了一定的科学性)。此理论通俗地讲就是: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好吧,不管是六度分离理论还是六度人脉,反正凌风都没听懂。面对人影的讲解,凌风不耐烦的打断道:“我听不懂,你换个简单点的说法。”
“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通过网络扩展自己的人脉。并且无限扩张自己的人脉,在彼此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得到该人脉的帮助。在现实社会实践中,通过六度人脉关系理论所扩展的人脉,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中进行着彼此之间的需求供应。”人影气也不带喘的说完了这一大段话,“明白了吗?”
凌风依旧不耐烦:“说人话。”
人影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我朋友多。”
“哦~”凌风恍然大悟般说道,“早这么说不就结了吗?你看你那专有名词说的,大家都是流氓你装什么衣冠禽兽啊。”
“……..没什么事的话,我就先走了。”
“滚吧滚吧。”凌风说道,“我也该去干活了。”
本来欲走的人影顿了顿,回头看向凌风不解的问:“你准备去做什么?”
凌风笑嘻嘻的回答:
“当然是去爱莉丝家当一回绅士啦!”</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