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就算自己能考上,必然也要走许多弯路、吃更多苦,而且至少有一半机会是考不上的。
比如赵子富,其实当初他们是以为考上童生就不错了,秀才?总要考个两三次吧。
却没想到一次就过了,不管什么名次,总是个秀才了。
晚上吃饭时,连赵长禄都一脸欣慰地说,老大撑起了家业、老二发了家、老三是个秀才,再没有什么比现在更让他觉得满足和幸福的了。
但是赵子诚是什么身份?他的小弟不缺钱花不愁吃穿,干啥?
不趁年轻多读些书、多懂些事,难道真让他出去走江湖、跑买卖?
不需要啊。
所以,赵子诚还是希望赵子富能够、至少能够考个举人回来的,以后去了京城里,可发挥的地方也多一点。
一个秀才在这镇上是不错的成就了,但放在京城简直不够看。
林小福明白他的意思,也没有反对。
赵子诚却又说道:“不是明年还要回来吗,若他真不愿意读书了,明年再让他一起回来,这铺子给他就是了。”
反正这铺子除了契约,其实已经给了,铺中一应开支和收益,都是赵子富的了。
林小福又点了点头,不太在意。
说到铺子,她想到这一路来看到的归云庄的铺子,还有新增加的粮行,又有了主意。</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