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时候楼上已经没客人了,楼下还有几桌,但空桌是有的,他们拼了两张方桌,将吃的放上去,大家挤一挤就坐了。
余家六兄弟、杨家三兄弟,再加上赵子富、方长宇和林小禄,刚好两桌。
林小福和赵子诚坐在一旁的单桌前,面前只放了两碗米汤和一盘南瓜糕、两个饭团和半块煎锅饼,因为林小福不饿,只给赵子诚拿了一点。
这时客人不多,三个伙计在楼上收拾干净,下楼见了也过来赵子诚这边坐,说说话,林小福在陪余家兄弟聊天。
赵长禄笑呵呵地看了一眼,过来和余程光寒暄了几句,问了余家长辈的安好,便又回柜台忙去了。
赵王爷来到铺中就看到这样的情况,忽然想到一个曾经的记忆。
那时他赶路,遇到了大雨就在一处小镇外的茶寮打尖儿,茶寮里也是一家几口人做生意,吃食简单,就是馒头、窝头和白水牛肉、炒蚕豆、卤水花生,当时茶寮里也有几个小商贩在吃喝,谈天说地热闹得很,一个小少年跑来跑去给大家添酒、送茶。
虽然地方狭促简陋、人也三教九流,但却简单而热闹,没有纷争、没有算计、没有危险。
而李桥不大不小,街道却干净,小摊贩也客气,如今这小吃食铺也热热闹闹,那对年轻夫妇也热情洋溢,仿佛每天都有轻松愉快的生活,丝毫不用为生计发愁。
“老二,你看着柜台这边,爹去后面吃饭了。”
这时赵长禄收好帐,锁好了柜台,走出来时便喊了赵子诚一声。
“知道啦,你们都去吃饭,我和媳妇儿看着呢。”赵子诚连忙摆摆手,随口答应了。
这就是民间百姓家的父子?</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