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103章 玄义号的宿命-血与火之歌,引子

25天前 作者: 袁去病

一、首先跟各位读者大大告个罪,今天的章节,不一定写的出来;

但是不能黑不提白不提,把这一天混过去,这不好。

所以,先唠唠嗑吧。

......

因为前天梦中演绎的剧情实在过于悲戚,情绪低落。

而且这几天幼儿园准备年检,杂事很多,心情也不容易调整。

今天早上起来,我跟夫人说,实在是不太情愿让玄义号如此悲凉。

不过大家都还要上班,所以,其实也没有什么人太在意。

所以我需要整理心情,也许最终不会把原来的情节写出来。

......

好的作家,大抵是多愁善感的人,情感体验不丰富,跟别人的共情体验也会相应比例减少。

当然不是说情感谱系种类偏少,或者过于偏狭的就不能写作,或者不能写出很好的作品,更不意味着不畅销——所有满足不良偏好、内心隐秘满足的东西,传播往往比真理、良善、正义、智慧的,要慢一些、困难一些。

当写作称为产业化、工业化、集群化的时候,写作环节的某个人,更多的是需要擅长某一部分,甚至越擅长谋一个东西,如果不擅长其他的,可能会显得更专业,更容易被市场定位和定价......

本故事希望里面有曲折丰富贴近真实人性和历史氛围的东西,本人略略偏敏感,几变用纯白描的写法,故事情节演绎中的情绪也会对我造成相当重的影响。

......

我会尽力快速调整好,毕竟事情太多,而小说不是生活的全部。

【注:经常用......断行,是因为发布软件里面,它们会自动把空行删掉,所以没法像正常书写一样,进行段落区格,有很多语气或者情绪,没法呈现。】

。。。。。。

二、顺便说一个生活中实际碰到的糟心事情,既然碰到了,也说一句,看起来事情似乎很小,责任风险去近乎无限大。

有个园长到某保险公司上学生的校方责任保险,然后,被保险业务员几句话说服,拿公章盖了几张空白的纸!说是以后变动合同项省的多跑一次了!

园长回来说,当时嗯,也觉得有点不太对,所以没有盖的太多

......

先说这个保险对学校来说很重要,很重要不是因为金额大,而是对于幼儿园的法律风险豁免意义很大。

某种意义上来说(因为不同地方和时期政策略有不同),没有给学生投这个险种,学生在学校发生意外,学校就具有近乎无限的责任——至少可以反证学校没有尽到应该尽到的基本责任。

民办学校特别是幼儿园是一个非常弱势的群体,当然这是对于想要办好幼儿园的人来说是这样的。

任何一个人只要在幼儿园门口静坐或者拉起条幅或者随便投诉一下,对幼儿园的干扰、带来的检查都会非常大。

当然幼儿园的检查监督联合执法也很多。

我们北京的幼儿园好像2008年前后开始,民警每到上下学会在校门口待着,这是一项工作。

我们到廊坊来开幼儿园,这种好事就没有了,地区发展差异吧。

总之一句话,幼儿园的安全很重要,安全保障措施必须周到完全。

......

现在我们的园长在空白纸上盖公章,法律上就是全权授权,拿着这张白纸的人,可以做任何事情,比如写上欠款条字,比如一千万或者一个小目标、写上转让协议、签署债务合同、担保书......

正常的幼儿园不是有限公司,是在民政局注册的非企业,合伙制的幼儿园在赔偿责任上类似与个体户——承担无限责任,也就是说,赔光了幼儿园,可以继续追索个人财产,个人财产追索仍然不足,工资、退休金、遗产也是可以追究的。

。。。。。。

三,回答一些读者大大的来信——关于跟幼儿老师没啥关系之事

有关系,第一章就告诉大家,林夕是带着孩子们在外面外训。

然后呢,也许这不是大家概念中的那种通常的幼儿老师,但是后面整个贯穿的,就是长期从事幼儿教育,而且一线教育的教师。

所以,可能有些看官觉得这不是“他们心目中或者想象中的”幼儿教师,心理学上叫做——刻板印象,比如觉得似乎应该细声细气的,比如嗲嗲的,比如唱歌跳舞的,认知范围很狭窄,傻乎乎的。

应该说,肯定社会印象中存在这样一些老师。

当然也有披着幼儿老师职业色彩的各种犯罪分子(犯罪前有些也比较正常),毕竟每个幼儿教师也是从婴儿走过来的,婴儿就要确定未来是个罪犯?目前的技术和伦理不太支持这个。

那么,为什么没有学识渊博、经历丰富、情感真挚的老师呢?

是不是可以有不人云亦云,仅限于贩卖想象的幼儿教师呢?

我认为是有的。

......

现在活着的咱们不太方便提说,说说世界公认的幼儿教育名家,看看他们是不是只能够像大家一般想象中的幼儿老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div>

比如:卢梭(自然教育哦)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主体,1762年出版的《爱弥儿》集中阐述了这一思想。歌德称这本书是教育的自然福利,康德因阅读《爱弥儿》而忘记了十几年定时散步的习惯,席勒则称卢梭为新的苏格拉底,是耶稣拟造的人。

卢梭认为,人的教育的来源有三种。即“自然天性”“事物”和“人为”,只有三种教育良好的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自然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自然人”,自然人并不是回复到原始社会的退化之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即身心两健、体脑并用、良心畅旺、能力强盛的新人。

卢梭自然教育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改变儿童的看法。

人们既不要把儿童当成待管教的奴仆,也不能把孩子当做缩小的成人,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

提出自然后果法——自食其果【本人的自然教育理论与应用中,表述为反馈因果的作用】。

想一想,多么朴素的真理——想想现在无法无天的熊孩子是怎们产生的呢,那么多法律保护欺凌甚至杀死同学的欺凌者,中国和欧美日韩直到目前,至少是2019年以前,因为今年并没有结束,不知道法律是否真的会修正到让欺凌者承担比被欺凌者损失相当的程度,不过很大可能在未来的一百年,除非立法思想有本质的变化,这种情况改善的希望不很大。当然不是说不会有局部的或者表述上的进步。2018年上课的时候,儿童心理伤害是有这么一门课程的,反正我们小组得出的结论是相当令人不舒服的。

最近开始提出12岁也要承担责任,当然儿童行为习惯本身很大程度是养成习得的,这个习得——来源于整个他接触和理解的社会,当然包括父母、家庭、邻居、学校、娱乐视听、乃至更多更多的社会环境。

校园欺凌往往是群体针对个体,弄死的不在少数,心理重大损伤的比比皆是,这种早期心理创伤对人的终生影响是巨大的。。。。。。。

那么卢梭还能干点别的吗?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

卢梭出身于瑞士日内瓦的一贫苦家庭,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

然后,死后标签包括——

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卢梭生前遭人唾弃,死后却受人膜拜。卢梭被安葬于巴黎先贤祠(LePanthéon)。

1791年12月21日,国民公会投票通过决议,给大革命的象征卢梭树立雕像,以金字题词——“自由的奠基人”。

卢梭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在政治上,他的反封建、反专制的精神影响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传统,他的文学创作也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倾向,同样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许多作家。[7

卢梭反归自然、崇尚自我、张扬情感的思想,直接导致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许多诗人作家都受到他的影响,就连歌德、雨果、乔治·桑、托尔斯泰都无一例外地声称是卢梭的门徒。

主要着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

再比如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玛利娅·蒙台梭利(意大利语:MariaMontessori,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意大利幼儿教育家,

她能不能干点跟大家普遍想想中的幼儿教师不一样的呢?——意大利第一位女医生,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女权主义者。

她的教育方法源自于其在于儿童工作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儿童自发性学习行为总结而成。倡导学校应为儿童设计量身定做的专属环境,并提出了“吸收性心智”、“敏感期”等概念。

着有:《发现孩子》《童年的秘密》《有吸收力的心灵》《教育人类学》。

蒙特梭利在担任助理医生期间(1896—1898),主要职责是治疗智障儿童。

顺便也提一下蒙台梭利在意的教育思想——可能与大家日常选择蒙台梭利幼儿园中突出的,甚至操作的不一样哦:

生命的纪律是秩序;智力的纪律是专注;行为的纪律是顺从。

儿童不会自己判断自己,他是以别人对他的态度来判断自己的。

成人无法直接帮助儿童形成自己,因为那是自然而成的工作;但是成人必须懂得细心地尊重这个目标的实现,也就是提供儿童形成自己所必要的而他自己却无法取得的材料。

母亲和幼教老师所产生的爱,近乎于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div>

。。。。。。

再比如杜威:

约翰·杜威(JohnDewey,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月1日),

1894年,杜威跟他妻子创立了实验小学。

杜威的主要儿童教育观点:

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

由于生活就是生长,儿童的发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长的过程,因此,杜威又强调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由此,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其实,他反对的是把从外面强加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正式目标。

2、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他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儿童的社会生活。就“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来说,杜威提出,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