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河边的惨事,速不台不想再提。
速不台回去之后,与孛木律合达打了个招呼后,便带领蒙军旗的将士向东北部移动,打算去支援韩童年所部。
在速不台领兵离去后,留在之前战场上的孛木律合达,此刻也收到了战后双方损失统计。
在金军女真、蒙古两百旗与宣化军的对战中,金军一方共出动一万骑兵,两万苍头,共计三万大军。
而宣化一方则全军出动,出动五千骑兵,三万步兵,共计三万五千大军。
两军共六万多大军在讨赖河岸边十里之地,从今日午时一直大战至黄昏,一直持续四个多时辰。
最终结果以金军两百旗大获全胜,宣化军全军覆没而告终。
这一战因为是平原堵截遭遇战,所以金军在开战之前,并没有多大损伤,在结尾时金军损伤也可以忽略不计。
唯独中期两军僵持阶段,才是金军伤亡极速飙升的时刻。
最后经过粗略统计,此战中,金军共伤亡两千四百余众,其中死亡兵丁在八百之数,受伤者高达一千六百余众。
其中死亡八旗官兵二百余众,死亡苍头六百余众,受伤八旗官兵四百余众,苍头受伤者高达一千二百余众。
而与之对应的宣化军死亡之数就高达三万之多!
当然,真正的战死者只有四千余众,战败后被金军追杀死亡者高达六千余众,余者不是被俘就逃走。
这也就是说金军真正杀敌在一万之数,而且其中大部都是在宣化军战败后,被金军追杀而亡者。
可为何最后的统计会三万之数呢?
这里就不得不说孛木律合达杀俘的命令了。
因为孛木律合达将两万多宣化军杀光后,也同样算在了歼敌的战果之中,所以才有了金军歼敌三万多的数字。
宣化军真正能冲出重围逃走者,也不过两三千人左右,与高达三万多的损失一比,跟本不值一提。
且已经被打散建制,四散而逃的宣化残兵败将,在之后根本组合不到一起,要么逃难各地成为难民流民。
要么占山为匪,落草为寇,要么成为散兵游勇劫掠各地,最后依旧逃不过金军的扫荡围剿。
所以此战说是金军全歼宣化军,宣化军全军覆没也不为过。
宣化这支高达三万五千余众的夏国野战军,在此战中被金军成建制消灭!
以后宣化之词,只会成为过眼云烟的历史名词。
至于战后孛木律合达杀俘的事情,其实也是被金军以往的历史规则和酬功制度所影响。
一来金军此战中损失两千多众,士兵对宣化军多有仇恨怨言。
所以为了保持军心士气,孛木律合达只能顺水推舟,通过杀俘来给士兵一个宣泄口。
否则这口气一直憋着,迟早会出大问题。
毕竟后面的战事还多着了,不将士兵心中这股子邪气给泄了,军心士气溃散动荡不说。
就怕战争结束后,受战争影响的士兵,将这股邪气撒到自家百姓身上。
所以有的时候杀俘也是一种保持军心士气的军事手段。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因为酬功之事,对士兵来说死了的宣化军士兵,可以用他们的人头来积功,有着升官发财的价值。
同时也是战功最重要的凭证,而活着的宣化军对金兵来说,价值将会大打折扣。
一个敌军人头如果价值五贯铜钱的话,那活着的敌军或许连一贯都不值。
所以金军士兵会怎么选择,已经不言而喻了。
杀俘除了对士兵有利外,对孛木律合达这等将领也有利益。
毕竟战场上毙敌三万多功绩,与毙敌万余俘虏两万多的功绩,两者的含金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