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三百六十五章 你拿个霓虹货,你都没资格上桌吃饭

9天前 作者: 西伯利亚远古巨龙

林兴华靠着老板椅,微微闭目,听着徐力的汇报,手指轻轻敲打在真皮扶手上。

可以说今年兴华集团销售收入能够增长一倍之多,最大的功劳是VCD业务所贡献的。

国内市场六十亿华夏币的营收,海外市场也有将近五亿米金的销售收入,也就是四十亿华夏币。

仅仅上市一年时间,兴华VCD机全球销售收入就突破百亿。

一年百亿营收,如此恐怖的盈利能力,也就不奇怪会有上百家厂商眼红火热,争相下场抢夺市场。

而之所以兴华VCD机能够卖的如此火爆,除了产品本身优越的性能,功能外。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兴华科技早就围绕兴华VCD机,打造了一系列的配套音像碟片产品。

曾经的万燕公司,上市万燕牌VCD机的第一年,出货量仅仅两万台。

然而到了第二年仅是华夏市场,VCD播放机的销售数量就突破了两百万。

从两万到两百万,一年的时间,就发生了百倍的差距,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异常的情况。

一来,当时国内外有无数家电子生产制造商,不约而同的迈入VCD的赛道,同行业竞争对手多了,产能跟着就上去了,而且这些遍布天南海北的生产商也间接拓展了VCD的空白市场。

二来,前一年万燕销售VCD机的时候,市场上配套的碟片资源还非常匮乏,就这样万燕VCD机依然卖出了两万台的销量,为万燕公司创造了逾一千万的营业额。

等到第二年,海内外各种影片的VCD碟片遍地开花,碟片资源丰富,自然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而兴华科技则是提前将这极为关键的核心资源掌握在手中,并顺势大力开发相关生态圈,形成了自己的护城河。

看着VCD业务如此给力,林兴华心中欢呼雀跃,也为当初自己决定进军VCD领域的决定感到庆幸。

庆幸兴华集团抓住了又一个辉煌的时代风口。

同时,林兴华也不由得有些感慨,重生者的能量如此巨大,先知先觉占尽先机。

脑子里面随便一个想法就是价值连城。

就在林兴华心中沉思时,徐力的汇报也接近了尾声。

“董事长,我们兴华科技的寻呼机业务成绩,同样非常喜人,去年国内寻呼机出货总量达到八百万之巨。

而这其中我们兴华牌寻呼机就占到了480万,占全年总出货量的百分之六十,就算是摩托罗拉在寻呼机市场也无法和我们媲美。”

“董事长,集团几大核心业务的情况全部都在这里了,单从销售收入来看今年最耀眼的毫无疑问是VCD业务。”徐力的声音带着无比的自豪,对林兴华说道。

兴华科技以百分之六十的市场份额,高居国内寻呼机市场第一。

此外更是独占VCD市场,市场占有率达到匪夷所思的百分之一百。

如此恐怖的市场占有率,说出去只怕都让人不敢相信。

“嗯,很不错,集团能够每一年不断冲击更高的巅峰,这也离不开集团上下数万员工的共同努力。”林兴华脸上带着几分笑意说道。

“徐力,集团员工的年终奖,绩效奖这些一定要计算好,足额发放给每一位,为集团发展做出贡献的员工。”

“皇帝还不差饿兵呢,今年兴华集团能不能再上一层楼,就看大家的了。”林兴华豪气万丈的对徐力说道。

林兴华也不是什么小气的人,特别是集团的员工也为他创造了如此之多的财富。

别人如此为他卖命,要是还吝啬手下员工的这点奖金,失去了威信不说。

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况且以兴华集团现在的盈利能力,这些小钱分分钟就能从市场上赚回来。

而且既然是要给奖金,那就不能小气,直接一次性塞满员工的胃口。

“您放心,董事长。”

徐力得了林兴华的示意,连忙恭敬回应道。

徐力又道:“那董事长,我就先下去忙了。”

“好。”

林兴华淡淡的应了一声。

......

打发走了徐力,林兴华也没有心思处理公务,又看了看桌上的财报。

“252亿华夏币啊。”

林兴华不由得感慨一声,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办公室内回荡。

这玩意,谁看了不得说一句碉堡了。

过了一会,林兴华习惯性的走到巨大落地窗前,望着脚下滔滔不绝奔涌向东的黄浦江,此刻他的内心就如同激荡的江水一样不平静。

......

南方,深城。

随着春节越发临近,年味正浓。

张建磊穿着一身肥大的西装,手上拎着大包小包的购物袋,走在深城最繁华的商业街头。

他的目光时不时扫过街边一家家装修豪华的商铺,心中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儿子的衣服,爹妈的补品,媳妇的......”

张建磊口中低声呢喃着给家人的买的礼物,思索着有没有遗漏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div>

“行了,谁也没拉下。”张建磊思索片刻后,确定给每个家人都买好了东西。

“不过,总觉得还是少了点什么。”张建磊看了看拎在手里的购物袋,眉头微微皱起。

“前年给家里买了个电视,去年买了个冰箱。”

忽然张建磊一拍大腿,猛地反应过来:“哎呀,我说少了点什么,缺了个大件。”

张建磊家乡是东北小城,前些年官方传出要改革东北工业区,工人下岗的信号。

当时张建磊意识到家乡真的要发生巨变,他也要早点自谋出路。

于是目光就瞄准了,经常出现在报纸上的深城,带着全部身家,辞别家人,横跨千里来到深城。

这些年,张建磊在深城打拼,手下有了一只小团队,也积攒了一些资源,平时接点小工程。

随着这些年深城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好,他手上的工程也源源不断,这几年可是好好发了一笔财。

每年他都给家里增添一些大件,收音机,洗衣机,电视冰箱这些大家电,可谓是置办齐全。

张建磊现在都记得,每年他拉着最新款的家电回到那座东北小城,回到家里,都会收获旁人无数的羡慕。

张建磊也在家乡小城小小的风光了一把,家中亲戚聊的话题也是羡慕他发了财,混出来了。

尤其是那些,当初张建磊一些工作的工友。

他们都是一个工厂的工人,甚至小时候还一起玩过,现在看着张建磊人前吆五喝六,穿貂夹包。

如今人家混出投来,这比自己没混出来还要难受。

尤其是,张建磊当初连铁饭碗的工厂工作都不要了。

也要义无反顾的出走深城,还有人笑他又傻又蠢,深城一个小渔村能够大东北发财的机会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