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一百三十二章 苦命的五英

1个月前 作者: 丹青不渝

人生难免有苦难

兄弟们召唤……”

熟悉的旋律,动人心弦的歌词,这时,不止是廖五英,连张万虎、高谷子、郭晓静也都泪流满面了。

吃完饭之后,张万虎提议去歌厅唱歌,高谷子笑着说:“我可不唱不动了!我想早点回去!”郭晓静也说:“老张,算了,今天大家都有点累。再说刚才也唱了有一阵。你要想请我们唱歌,改天再请。”

张万虎笑着说:“你们俩说得轻巧!我这是特意请五英呢!你们不去就不去吧,就我俩去,正好……”

张万虎的话把廖五英逗笑了,此时,廖五英的那点酒劲已经基本下去了,她哈哈一笑,说道:“算了,张大哥,我这里心领了!我也想早点回房间。”

高谷子在手机上叫了代驾,四人乘坐张万虎的奔驰商务回到了酒店。张万虎知道这三人少不了聊天聊到半夜,就说:“姊妹们,那咱回去了就各自休息吧!我也不叨扰你们了!”

高谷子回到房间,草草洗漱一下就跑到隔壁去找廖五英和郭晓静。郭晓静看见高谷子进来,说道:“这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我俩正说你呢!”

“好啊,你俩背后说我坏话……”高谷子说笑着,上去就要挠郭晓静。郭晓静假装躲着,说道:“什么啊!我俩说了,要不要把床并过来,然后把你也喊过来,咱们好好聊一聊。”

“那有什么不行的!我也这么想呢!”高谷子说。

“那好,班长今晚不许走啊!”廖五英也微笑着说。

床挪过来了。高谷子靠着床头坐着,郭晓静仰躺着,廖五英趴在床。三人说起当年军营里的趣事,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欢乐的笑声,仿佛整个人都年轻了二十几岁。

郭晓静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对了,我记得咱们班还有个叫成小凤的,她现在在哪儿?”

“成小凤?记不住了。你给提示一下……”高谷子说。

“哎呀,就那个特别牛的那个,她不是因为纪律被批评了吗?她爹第二天就把她从陆军调到了空军……”郭晓静说道。

“记不得了。她应该跟咱们呆的时间不长。五英你能想起来吗?”

“我也想不起来。”廖五英说。

高谷子感叹:“唉,女人啊,一辈子有两次决定自己命运的机会,一次是投胎,一次是嫁人!这人也真够牛的!”

这话又触动了廖五英的心思。廖五英说道:“谁说不是呢!像我这样的,两次机会都没有把握好!大概也是命吧?”

听廖五英再次感叹自己的家庭,高谷子小心地问道:“五英,感觉你一提家里就不开心。是有什么事吗?你要愿意就说一说,不要自己闷着!就算帮不上什么忙,最起码我们能帮你开解开解。”

郭晓静也说:“是啊!五英你不要总是抹不开面子,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以后你要告诉自己:想哭就哭,想说就说,想骂就骂!总是不好意思,都苦你自己心里了。”

廖五英趴得累了,翻过身仰躺着,把脑袋枕在郭晓静的腿上。她看着天花板,说道:“我的事,一言难尽啊!”

当年廖五英当兵的时候,已经二十一岁了,但是帮她当兵的亲戚不知道她的年龄,给她报了个十八岁。等办手续迁户口的时候,亲戚为了面子将错就错,把廖五英户口上的岁数也彻底改了过来。到廖五英复员的时候,在她们那的小县城,她已经算是个大龄女青年。当然,这些往事廖五英是不会跟高谷子和郭晓静提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div>

廖五英家在农村,能当兵是她走了狗屎运,沾了好亲戚的光。到她复员的时候,亲戚已经不管事了,廖五英被分配在了县城的商场。这时,有人介绍廖五英认识了小姚,就是廖五英现在的丈夫。

小姚家就在县城,小姚的父母亲都是工人,小姚父亲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因为工伤事故亡故,小姚母亲把小姚哥俩拉扯大。哥俩都非常孝顺。虽然父亲的抚恤金不算多,但也能解燃眉之急。小姚家的日子也算普通。

廖五英和小姚结婚第二年,就生了个儿子。全家人欢天喜地,对孩子爱若珍宝。小姚为人老实勤快,脾气也好,廖五英感觉自己挺幸福的。

后来到处改制,商场也要改制。对于廖五英这样结婚生子的女人,商场是不大喜欢的,商场愿意雇一些年轻漂亮的未婚女青年,至于原有的职工,要么出资入股,要么一次性买断工龄。廖五英和小姚虽说日子过得不错,但确实没有什么积蓄,所以,廖五英只能选择买断工龄。

屋漏偏逢连阴雨,就在这时,一场灾难猝不及防地降临到廖五英的身上。小姚患了皮肤癌。不幸的是,小姚这个病虽然早有症状,他却一直没当回事,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比较严重了。

接下来廖五英生活的中心就是给小姚治病。廖五英想的非常简单,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小姚把病治好!

小姚的弟弟也要结婚了,治病的钱只有廖五英两口子自己想法儿。

总算皇天不负苦心人,小姚的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廖五英终于松了口气,以后可以踏实过日子了。

也许是这场大病对小姚的影响太过深刻,小姚变了。小姚不再勤快,小姚的脾气也变得冷漠。最奇葩的是,小姚的母亲不到六十岁,俩儿子结婚后本来是一个人生活,但不久老太太就说自己一个人过日子太难受,要求两个儿子轮换着来陪她,做做饭、说说话。

小姚兄弟俩是孝顺孩子,答应了母亲的要求。于是,哥俩轮着住在母亲家里陪伴母亲。

日子一久,小姚的弟媳妇不干了。哥俩就动员母亲跟着自己生活,愿意住哪家都行。母亲却说了:“我死也不会离开自己的炕头,你们要是孝顺,那就来我这儿陪我!”</div>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