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善!朕正当用人之际,朕得机伯,在荆州如添一翼,何愁大事不定。有孔明和机伯两人,区区行将就木的刘表,还不是举手覆之。机伯,往后你就在孔明手下做事,当孔明的副手,一起为朕尽心效力。”
刘云收下伊籍,远比收一个武将来得高兴,毕竟正逢乱世,武将多如狗,军兵满地走,而文人谋士却要多年培养,沉淀,才堪一用。
“谢陛下!”
伊籍施了一礼,又退到诸葛亮身侧,朝诸葛亮拱手,
“籍才疏学浅,往后还请诸葛军师多多担当。”
“机伯,过谦了。机伯,我等正在商谈征讨荆州,下一步打算率大军到南郡,不知机伯对此,有何高见?”
在座之人,除了伊籍在荆州当过官,其他人都对荆州所知不多,诸葛亮有心考究一下伊籍的才能,好因材施用。
“陛下,各军师和将军们,籍本罪臣,得陛下隆恩,苟全性命,高见是绝谈不上的,不过,籍有一言,不得不说:南郡,攻不得啊,宁可围而不攻,先取长沙或江夏,好过猎杀公子刘琦。”
伊籍之前有荆州官职在身,比白身在野的诸葛亮还了解荆州刘表势力之中,根盘错杂,里面的门门道道。
刘云笑了,伊籍不愧是有识之士,所说的正中下怀,和诸葛亮刚才说的不谋而合,刘琦就像鱼饵,留着给吞掉,价值更大。
“为何?机伯且说说,不取南郡,朕的大军是取江夏黄祖,还是长沙韩玄?”
刘云也起了惜才之心,继续替诸葛亮考考伊籍,伊籍当过南阳主薄,别看主薄是文官,事实上主薄往往比校尉还牛,比如吕布、杨修都混过主薄一官。
“陛下,刘表有两子,嫡子刘琦有内政之才,又得堂亲刘磐之勇,还占有大义,若取南郡,要么好事多磨,打不下南郡,要么杀了刘琦,反倒让荆州上下一心,形成铁板一块。实属不值!”
“而江夏黄祖,为人刚烈,水战极其骁勇,麾下的江夏水军实力受困于规模,否则决不弱于襄阳的蔡瑁水军,江夏亦不可轻取也。”
“陛下,宜直取长沙郡城,长沙太守韩玄好大喜功,泛泛而谈,守将文聘年轻气盛,勇武有余,刚济不足,只须略施小计,则可将长沙收入囊中,何乐而不为也?”
伊籍看得清大方向,但伊籍没有细操的能力,南郡、江夏和长沙三郡,是个荆州人,用脚趾头想,也知哪个好拿捏。
“哈哈,机伯且安坐,你说的与孔明等人所提八九不离十,至于具体怎么做,还得集思广益,谋定而后动。”
刘云帐下人才云集,暂时还不需要沦落到伊籍来当军师的地步,荆州之战,刘云更多倚靠的,还是诸葛亮、郭嘉和陈宫几个。
“陛下,机伯之言,亦得臣所想。不过,光对南郡围而不攻,还远远不够,需多管齐下,同时对江夏和长沙下手。”
诸葛亮接过话茬,虽然专职内政,但征讨荆州的战略,诸葛亮仍当仁不让,战术方面,则交给郭嘉等人。
“哦?孔明,你请明说,愿闻其详,朕全力支持你,就按你说的办。”
刘云大手一挥,开始坐享其成了,让诸葛亮肆意安排,只等荆州各郡像饺子下锅一样,鱼贯而入其碗。
“陛下,南郡围而不攻,公子刘琦和刘磐虽文武兼全,但并不难缠,臣提议军师陈宫和虎痴许褚两人率兵前往,可担当此任。到了南郡,宜守不宜攻,一方面替刘琦派人假装到襄阳求援,另一方面对外散布刘琦已降的谣言,并且时不时前去搦战,如此刘琦纵是突围而出,荆州亦无刘琦用武之地了。”
诸葛亮望了望陈宫和许褚,陈宫懂机变险计,许褚有勇有谋,两人搭档,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困住南郡刘琦,是诸葛亮布局之中,最重要的一环,一旦刘琦脱离南郡,无论在哪现身,诸葛亮的用兵,都得有所忌惮。
“孔明之言,朕信得过。准了!公台,仲康,尔等率朱雀军去走一趟南郡,不求全功,给朕将刘琦、刘磐定死在南郡即可。”
刘云对诸葛亮信任有加,要谁给谁,哪怕诸葛亮要典韦出战,刘云都不会多眨一下眼睛。
“喏!”陈宫和许褚拱手应答一句,联袂退出了郡守府,往校场点兵去了。
陈宫和许褚一走,诸葛亮运筹帷幄,看了看郭嘉一眼,不禁嘴角一扬,笑道:
“奉孝,近日酒可够喝么?独食难肥,孤饮不乐,不如择日请陛下和我等尽兴喝一杯?不过,这酒得你请。”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