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617章 续二《帝王将相》069.永乐国殇

2个月前 作者: 西夏古兽

“伯父要我一定去永乐城安葬二十万大宋军民的遗骨,祭拜永乐城二十万大宋军民的亡灵。他也要亲自前往拜祭,请置使同意。”种师道泪流满面,表情痛苦。

当石屋里的人听到永乐城三个字的时候,全部被震惊了。

童贯和王厚对视一眼。二十多年前永乐城发生过一场恶战。种师道和他的伯父种谔、童贯还有他师父李宪、王厚以及他父亲王韶,无一不是当事之人,他们怎么会不知道这中间的利害呢?

“兹事体大,我要奏明陛下。”童贯知道这件事情有多大,银州可以打,永乐城的事,他做不了主。

这是一道大家都在努力遗忘的伤疤,谁敢来揭?

要知道,永乐城可是大宋的一个国殇。

正是: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看到童贯要去永乐城收拾遗骸,拜祭死难亡灵的奏章后,大宋徽宗天子赵佶竟然忍不住落下了几滴御泪。宰相蔡京也一脸寂容,默默无语。

永乐城正是赵佶的父亲神宗天子赵顼心中的最痛,当然也是蔡京的导师王安石一个失败的见证。

雷鸣电闪、风云变幻之际,宋神宗赵顼、罢相王安石、枢密副使王韶、给事中徐禧、鄜延经略安抚副使种谔、泾原路经略安抚制置使李宪一一浮现在赵佶和蔡京的脑海中。

如过眼烟云,虽然悠远,却历历在目。.

宋神宗赵顼是一位有理想又有勇气的年轻人。不过,他同时也是一位非常固执的皇帝。

赵顼二十岁登基,他认为王安石非常适合当自己的宰相。当时,很多人都提出王安石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缺点,但赵顼就是固执,只要他认可的,别人说什么都是放屁!

所以,年轻的赵顼力排众议,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把王安石扶上大宋宰相的“宝座”。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仁宗天子庆历年间进士。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大文豪欧阳修先生曾用了“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称赞、评价了王安石。只能说,他老人家说的对!

王安石是一位有理想又有勇气的政治家,他同时也是一位非常固执的宰相。他有一个着名的外号就是“拗相公”。王安石要认准的事情,就非得要办成不可,别人说什么都是放屁!

固执的一个比较通俗的解释就是:别人说什么都是放屁!

王安石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中间那句“人言不足恤”通俗一点解释就是那个意思。

王安石说这三句话是有目的的,因为王安石的理想就是变法。

宋神宗赵顼在位十八年,只用了俩个年号,头一个是熙宁,第二个是元丰。加上王安石的变法,就组成了历史上最着名的“熙丰变法”。也就是“王安石变法”。</div>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