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582.续二《帝王将相》012.西北军威
王厚和众官员在城外等了足有一个多时辰,童贯一行人马才到城门,正和王厚等人相遇。
俩边见了急忙纷纷各自下马。
童贯是奉旨监军,相当于替天子行军,王厚率领众官抢步上前,先施一礼:“末将王厚等参见童监军。”
童贯不敢托大,急忙拱手还礼:“王将军不必多礼。各位请起,童贯实不敢当。”
众官依次行礼相见,免不了要互相介绍一番。童贯和王厚、高永年、张诫、刘仲武、刘法、潘逢等各州长官一一礼见,寒喧数语,然后,又各自上马。众官簇拥着童贯进得熙州城内。
熙州,古称狄道,是西北名邑、陇右重镇、丝绸古路的要塞。熙丰年间曾设立熙河兰会路,熙州正是治所。
熙州城内到是人烟稠密,商铺林立,市井繁华。只是地处战区,所以路上随处可见士兵队伍,见了童贯等众官员路过,赶紧举手行礼。
西北各州地处边陲,随时会发生战争,所有各州均有禁军驻扎。此时熙州城内有三万禁军,二万厢军,都归熙州知州王厚统帅。
那位问了,大宋的知州不是个文官吗,如何连兵马也管?
那是在不打仗的地方。现在西北是战区,陕西哪个知州不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攻守兼备,能征惯战!
说到陕西,有宋一朝,除了开国的几位将军以外,有点名气的大将基本全是“西北军”的。
比如说仁宗天子一朝的名将狄青,在大宋朝就是绝无仅有的一位。狄青既是“西北军”的代表人物,也是“西北军”中高高飘扬的一面旗帜。
狄青是个没文化的人,十六岁从军,战功卓着,他后来官居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从士兵到元帅、由布衣做宰相。就是说狄青呢。
狄青有句名言在大宋“西北军”中广为流传。他是这么说的:“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所有“西北军”的将士都为这狄帅的这句话所鼓舞和感召,只是迄今为止只有狄青一个人说到做到罢了。元帅有哪么好当的吗?
这充分证明了一点:什么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现在,童贯随着王厚来到熙州驻军的中军帅府。各官换了公服,一声号炮,三通鼓罢。升起帅旗。
帅府正中虎皮交椅上首坐着监军童贯,下首座着湟州知州王厚。陇右都护高永年、兰州知州张诫、河州知州刘仲武、会州知州刘法、通远军知军潘逢两边分座。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