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再说回到杨笑。在封常青攻打刘家堡的时候杨笑也没有闲着,在夜色的掩护下西梁军对宏冶县发动了突然袭击。宏冶县是上宁府北面的一座县城,有一条河流经宏冶县流入上宁城。上宁城内的饮水和漕运大多都是靠着这条河水来的,因此控制了这座县城就等于是控制上宁城大半的水源。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宏冶县便当之无愧的成为了上宁府北大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div>
防守宏冶县的是一位名叫武万昌的五品都尉,此人治军严明,作战勇猛,在上宁府的大小武将之中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此人对朝廷的忠心也是实属罕见,可以说是死忠于朝廷,杨笑爱惜其才能,几次招降都被其拒绝不说,为了与西梁划清界限,武万昌甚至杀了杨笑派去送招降书的一名士卒。万般无奈之下杨笑只好强攻宏冶县。
经过一整夜的激战,终于拿下了宏冶县。
清晨时,杨笑踩着沾满鲜血的瓦砾一步一步的查看着战后的县城。当杨笑见到武万昌的时候,他已是身中数刀,重伤在身。可即便是这样,在见到杨笑的那一刻武万昌依然是立刻破口大骂,虽然重伤之下骂的有气无力,但这份气节实在是令人不得不钦佩。对于武万昌的唾骂杨笑非但不生气,反而好生安慰他安心养伤,还允许武万昌的妻儿老小来照顾他。
安置完武万昌后,杨笑蹬上宏冶县的城头。雨在这时候下的又紧了几分,杨笑提了提肩上的蓑衣,望着地平线上的那一团昏黄色的亮光,那是初升的太阳透过层层阴云散下来的晨曦。阳光预示着太平安康,但阴雨告诉杨笑这一切来的都不会顺畅。
一名校尉的声音打断了杨笑的思绪:“将军,抓到一个探子。”
杨笑回头时那校尉已经让人把抓到的探子带了上来。那是一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乡下青年,青年大约是被吓到了,眼神里充满了惶恐,当他被按着跪在杨笑跟前时可以明显的看出他的全身都在颤抖着。
那青年跪在地上惶恐而又茫然,只知道在嘴里不停的重复着:“我不是探子,我是冤枉的,我不是探子,我是冤枉的……。”当他想要抬头看一下立在面前的男子时立刻就被一旁的士兵狠狠的把脑袋又给按了下去。
“将军,此人在城外鬼鬼祟祟,说不定是朝廷的探子,这是从他身上搜到的东西。”那士卒躬身把一个信封举过头顶向杨笑。
杨笑把视线从那青年的身上挪开,接过那封书信看了看。那是一封家书,信中家人听说最近的战事很紧张,家里人都很惦记在前方驻防亲人的安危。还说最近的天气又变冷了,怕自己的亲人衣服不够穿,为其新缝制了一套御寒的衣服。
杨笑看完书信后心情忽然有些沉重,这封家书让他想起了古人的一首诗来,眼前的场景与诗中的场景何其的相似。仅仅差了一个晚上,这封寄来的家信恐怕那位驻防的士卒再也看不到了;信中提到的那件缝制的御寒衣服,可能再没有人来收取它了。此时此刻,也许那位士卒的尸骨就抛掷在昨夜的战场上,他再也不需要寒衣,再也不会感受到亲人的眷念之情了,而家人却仍翘首以待,等待他的回信,等待他报以平安,等待他某一天从战场归来……。
杨笑把信折好放回到信封里,吩咐道:“找到信里的这个人,不论结果如何都给他的家人回一封信。哦,对了,让他把信带回去。”
那青年被人带了下去。杨笑转身又望向远处的天边,他在心里默默的祈祷了一句:“但愿那人还活着。”望着与阴云连成一片的地平线,杨笑不由的吟诵起了那首古人的边塞诗:
???????夜战桑乾北,
???????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
???????犹自寄寒衣。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
???????
???????
<script id="enContentLoader">
window.fkp = "d2luZG93Lm9ua2V5Zm9jdXMoIkRRQWNwR3VJSTdMb1lYSlNnR3NQZVMxN2R0VUh0MVJoOTh5R1B3ZThaWXBKMDJ1K3ZPbzNpd1FYSjZPdFVFUUpWN01Edks4VWFRRHAvS29hWnF1UUpNdkhEWVlPNmFLQWVhNHRkUURiVFY4cmNqWjZ4Sy9vYTl4a1hiRjZ6czN3IiwgMTYzMjI3OTEyMyk=";</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