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助、方翰虽有邀功之嫌,不过宋清确实想听听他们能说出什么来,这也未尝不是对他们的一种考验。
李助向宋清告了声罪,然后打开交给宋清的地图,指着地图道:“京兆府原为前朝都城,若是在从前,别说邓元觉只率五万人马围攻,就是十万大军进攻,在城内准备充足的情况下,仍很难攻破,更何况历经战火,城墙年久失修,许多地方都已经坍塌,邓元觉的人马又非乌合之众,怎么会久攻不下?所以臣断言他一定有yin谋”
听到这宋清确实对李助有些刮目相看了,自己得到的情报只是京兆府的官员如何如何,却从未有过城墙方面的。如果真按李助所言,邓元觉很可能是在前方给自己挖了个坑。
看来自己真是有点轻敌了,想到这,宋清的神情也变得凝重起来,示意李助接着说下去。
见宋清重视自己的说法,李助不由打起jing神,继续道:“我们此去京兆府,原本有两条路,沿着前面这条大路走下去,过渭水之后,经骊山直达京兆府,另一条则稍稍远些,那就是绕道咸阳过渭水去京兆府”
“现在京兆府危急,邓元觉一定会认为我们心急救援京兆,所以若我是他的话,一定会在骊山设伏,打我们个措手不及。因此我建议千岁绕路咸阳,虽然远些,但却没有危险”
此时宋清的思路已经沿着李助的提示延伸开去。
邓元觉号称宝光如来,是方腊最倚重的人物之一,武功谋略皆是上上之选,同时又与自己有仇,他会只用这么简单的计谋对付自己吗?
兵法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虚虚实实方为取胜之道。
老和尚,我承认小看了你,不过你恐怕也小看本王爷了。
同两人又商讨一阵后,宋清要他们回去休息,然后命人火速传令李俊,率水军赶到渭南与自己汇合,然后人马沿渭水而行,即不走骊山也不走咸阳。
邓元觉的人马不是很多,想要包围自己是不可能的,他依仗的无非是突然袭击,现在自己带兵水陆并进,护为犄角,他再想突袭自己,恐怕是不太可能了。
通过这件事,让宋清觉得李助心思缜密,似乎更适合在朱武那里。而方翰则还需要继续观察。
正如李助所说的那样,邓元觉并没有全力攻城,他是在等梁山的救援人马,按宋清的话说,他也是在玩围点打援的把戏。
他现在用来攻城的都是裹胁来的百姓,他最jing锐的四万大军就隐藏在渭水河畔的密林中。河对面就是咸阳来京兆府的渡口。
邓元觉恨宋清入骨,但也并没有失去理智,他知道仅凭这五万人马若太深入河北的话,很可能就被梁山人马包了饺子,所以他选择距河南很近的京兆府下手。攻梁山所必救之地,同时又不在梁山的势力范围之内。
而方腊那边若是进展顺利的话,必可在灭宋之后北上攻击梁山后背,到那时梁山首尾难顾,邓元觉这边也可趁势突如河北了。
当邓元觉从斥候口中得知驰援京兆府的居然是宋清本人时,他简直欣喜若狂。为了这一天,他已经足足等了两年。
外人把梁山宋清传的神乎其神,但在邓元觉看来,宋清不过是走了狗屎运而已,若是真刀真枪地对上自己,绝让他讨不到好去。
不过当邓元觉从斥候口中得知宋清居然两条路都没有走,而是会同水军齐头并进的时候,心中也不由对宋清高看了几分,居然能猜到自己的埋伏,看来还真是有两下的。
宋清三万骑兵,一万水军,兵力与自己相当。但自己这边是以步兵居多,所以若是对阵起来,还是自己吃亏。
邓元觉沉『吟』良久,然后命大军依据地势扎下大营,都说梁山火器厉害,不得不做些相应的防备。营中多备防火用具,营帐间的距离也要加大,防止火势串联。
同时效仿宋清当年在济南城外大破金兵时的伎俩,在路上挖掘马蹄坑,设置各种路障,以减缓骑兵的冲击力。
宋清得到消息后,不由笑了,都是自己玩剩下的,老和尚就不能自己搞点创意出来吗?
吩咐大军缓慢前行,同时命花荣率五千铁骑趁夜出营,绕行数百里出骊山,突袭邓元觉派去假装攻城的杂牌部队,先解京兆府之围。
负责率领一万方腊正规军和五千杂牌军的是方腊手下骠骑将军昌盛。
其实昌将军对这种假惺惺地攻城早腻歪透了,守军虽英勇,可四处漏风的城墙根本无法完全防住,若不是国师有严令,他早带人杀进城了。
听说国师已经将梁山人马拦在渭水河畔,昌将军知道自己可以放开手攻城了,他可是答应弟兄们进城可以抢掠的,再不兑现,士兵就该不听指挥了。
其实这也是他同国师商议好的,一旦梁山人马出现,就要在最短时间内攻进城去,然后以城墙为依托,拖住梁山人马,为圣公争取时间。
刚刚吃过早饭,昌盛就命人吹号集合队伍,告诉他们今天全线压上,务求一举攻入城去,第一个入城的,美女随他挑,银子随他抢。</div>
这道命令一下,士兵们顿时跟打了鸡血似的,嗷嗷叫着扑向城墙。
眼见敌军如此无所顾忌地攻城,城墙上的司马夏侯成真的快绝望了,朝廷援兵指不上,可不是说梁王会派兵来救吗?怎么同样连影子都没有?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