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露寺始建于唐代,早期位于山顶,与岱山寺形成椅角对峙峙之势。后来,因山顶上小路崎岖难行,香客前往不大方便。山寺迁到太平圩镇附近,而天露寺则迁到半山腰处。天露寺规模不大,青砖副墙,石板铺地,飞檐高翅,风吹挂角铜铃,叮当作响。平日信众如云,香火鼎盛。
祝寿礼与李金兰给寺里的佛像上了香,作了祈祷后,走出大雄宝殿、见侧殿那边有位大师背着一个背篓匆匆进寺来。
李金凤指着那大师,对李金兰说:“家姐,他就是寺里的住持。”
这位住持年过花甲但精神夏铄,身子瘦高,皮肤白哲,脸庞略长,花白的卧蚕下的那双眼睛晶光闪烁,好像是阳光照进的千年古潭。
他身穿一件灰色的僧袍、穿平底黑色僧鞋,这位老禅师的相貌在慈祥中又不失精明。
祝寿礼与妻子李金兰跟随着李金凤来到住持面前,拱手施礼:“大师好!”
住持双手合十,还礼:“阿弥陀佛。”
“大师,我妹妹与妹夫有一个疑难问题想得到你的帮助。”李金凤指着李金兰与祝寿礼,说道。
小僧上来将住持的药篓取走。
住持扬手指着客堂:“好的,你们随我来。”随即将李金凤一行人带进客堂,各人在酸枝椅上坐了下来,小僧给他们斟上清茶。
住持呷了一口茶,放眼望去,见来者是一对中年夫妇,那个男的脸罩愁云,欲言又止,坐在男子旁边的李金兰脸色绯红害羞。
住持见惯了这种年纪与神态的中年夫妇,心中有数,先自开口:“两位施主,如果老衲没有估错,你们这次前来是来求子铜的吧?”
“大师眼如明镜,洞穿世事。”还未启齿,住持已预测到自己心里之暗结,祝寿礼不得不佩服,称赞过后,用手指着坐在旁边的李金兰:“说来惭愧,我夫妻结婚已经七年多,尚未能开花结果,今天专程前来是要大师给我们帮这个大忙。”
李金兰搭腔上来:“所以望大师给我们指点迷津,引领自省。”
住持对祝寿礼的面相与手相察看了一番后,问祝寿礼:“你是哪里人?”
祝寿礼指向前边:“洛洞村。”
住持:“那是个好地方呀!”
祝寿礼感到奇怪:“啊,大师缘何识得我们的乡下呢?”</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