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宋人更加好整以暇了,他们知道,金人挖不塌。
“金人一直挖洞,咱也不能闲着啊。”
“不闲着还能咋地,跳下去跟他们干仗呐?”
“金人傻,咱才不傻,用自己的弱点去打别人的优点。对了,听说上次在应天府城,你们搞了个什么金汁弹?”
“是有这么回事,不过效果不怎么好。用了一次以后,申之小相公就没再造过。”
“要我看啊,这是申之小相公要求太高了。金汁本来就不是杀人的,那玩意是恶心人用的。要说恶心人的效果,我看简直太好了。”
“要不……”
守城的士兵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阴险的笑容。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虽然金人顶着铁王八挖洞,让宋人的进攻手段无法造成有效的杀伤,但宋人也完全可以耍一些小手段去恶心金人。
试想一下,金人正在干活干得热火朝天,忽然一个炮仗在脚下炸开,然后金汁漫天飞舞。
他们躲在大盾底下,处于一个近乎于密闭的空间里,那酸爽想想都浑身鸡皮疙瘩。
再等到金人把地道挖通,宋人再把水灌进去。到那时,金人想要从城墙地下钻进来,首先需要从混杂着金汁的水池里淌过去,当年的兔子在最艰苦的时候都没有遭过这种罪。
要是金人敢说眉头都不皱一下地泅渡过来,李申之觉得就算工坊城被夷为平地,他输得也不冤枉。
事实证明,宋人还是有些低估了金人的忍耐力。
或许并不是金人耐力强,而仅仅是金人农奴制度下的等级压制,使得处于最底层的人不听话就得死,所以他们才会不惜一切代价地执行将领的指令。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最终的结果出乎宋人的意料,金人提前把地洞给挖开了。
金人打地洞并没有什么时间表,其所谓的提前,不过是比宋人挖渠引水和架设自来水管道更快罢了。
于是乎,宋人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价。
地道的贯通,一瞬间涌入了大量的金人,打了宋人一个措手不及。
城墙上的士兵使不上劲,望楼中的火枪只能零星地收割落单的金兵,无法对金人造成大规模的杀伤。
好在冲入城中之后,金人无法继续举着大盾,不得不暴露在宋人的火力之下战斗。
宋人有将近一半的士兵布置在城墙之上,现在眼看着金人进了城,却也不敢放弃城墙上的防御。
城中的预备队全部启用,甚至于正在休整的工匠们也加入了战斗。
士兵们顶在第一线,工匠们手持四代燧发枪占据着高点实施定点打击。
离得远了用燧发枪放弹,走得近了直接用军刺,用枪筒砸,把燧发枪当烧火棍用。
如此暴力的战斗,极大地降低了燧发枪的使用寿命。
据战后统计,在这一战中,燧发枪的平均寿命只有十发子弹。
打过十发子弹之后,燧发枪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当成废品回收回去。
工匠们把砸弯了的枪管扔到身后,自有勤务兵捡拾起来送到冶炼和铸造工坊,将报废的武器按部件拆分之后,分门别类地熔炉重造。
得益于轴流风机的投入使用,冶炼铸造的效率提高了许多。
报废的武器从这厢扔进去,用不了多久,崭新的零件便从那一头冒了出来,通红的金属还冒着火花,就有人在生产线的末端等着领取。
这一幕,让李申之想起了伟大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苏军的坦克工厂已经被德军攻占了一般,却依然在坚持生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div>
刚刚装备下线的坦克,一秒钟都不耽搁,就开上了战场,投入战斗。
工坊城也是如此,刚刚出炉的武器扔到水里淬火之后直接拿上战场,交到士兵手中之时依然微微烫手。
战斗打得很焦灼,不只是燧发枪在回收,还有碎布片子,沾满血渍的棉布,全都被收拾起来,运到工坊之后清洗改造重新利用起来。
就连金人的衣服、武器和盔甲都没有放过,能用的东西一丝都不放过。
经历过贫瘠时代的人,对物资有着一种近乎痴狂的贪恋,什么都舍不得浪费,都要重复再利用。
因为谁也无法预知,哪一天不经意间省下来的一袋米,可以让人活命。
躲在远处的韩常看到城墙地下被挖出洞后,当即下令组织大规模进攻。
虽然金人也好奇为什么城墙没有被挖塌,却顾不得去思考。
金军的大盾有限,后面的人无法配备大盾掩护,在进攻的时候不得不承受宋军固守在城墙之上和望楼之中的火力打击。
城墙上与望楼中的士兵对冲入城中的金军办法不多,但他们奋力地射杀着增援的金军,努力为城中的守军减轻负担。
战斗持续了一阵,韩常心中有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按说只要城破了,守军立马就会兵败如山倒。
可城墙被攻破了这么久,宋人竟然没有出现明显的败相,反倒守得章法得当。
更诡异的是那城墙,城根已经被挖空了那么多,城墙竟然没有塌。
远远看去,那城墙仿佛不再是城墙,而是一座桥。
他不知道的是,这新式的城墙采取了李申之划时代的打桩浇筑法。
城墙之下每隔十米远便打下一根十几米深的桩,只要这些桩在,城墙永远塌不了,哪怕把城下的土全都掏空,城墙也不会塌。
至于说担心金人会不会把桩给砸断,完全不用担心。
三米见方的钢筋混凝土桩,即便是炸药,都不一定能炸开。
宋金双方战斗得很焦灼,双方却又都觉得胜利最终会属于自己。
不论是金军的韩常,还是宋军的李申之,都在等着时机的变化。
韩常通过自己的分析,知道宋军已经全员参战,只要金人在加一把劲儿,宋人将再无预备兵力可以投入战场,战斗的天平将被彻底打破,而金人即将迎来全面的胜利。
他预料的没错,工坊城中的兵力早已捉襟见肘,哪怕是十一二岁的孩子,都不得不抗着燧发枪投入了战场。
当然,这些孩子没有被强迫,他们全都是自愿的。
完颜宗弼得知了工坊城的情况,罕见地派出了一万精锐去协助韩常作战,想要一战定乾坤。
而李申之,则是傲立高台,望着东南方向,口中念念有词:
今儿就来唱一出:诸葛借东风。</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