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抚流民的工作,说难很难,说简单也很简单。
但凡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必然熟读圣人经典,熟知各朝各代的历史,并且熟练掌握唐宋八大家的文章。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定是一个合格的地方官。
圣人经典可以塑造一个人的三观,让他们有一颗以民为本的总思想。
从历朝历代的经验教训中,可以学到许多错误的教训和正确的经验。
而唐宋八大家的精神,可以教会他们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本质的方法。
在科举应试教育体系下催生出来的唐宋八大家,有着一套成熟有效的剖析问题本质,研讨解决办法的逻辑套路,文章中蕴含着哲学、逻辑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而并不仅仅是一篇散文。
古文运动的核心思想就是四个字:有事说事。
压根就没把文采放在眼里。
比如“母病速归”这样精炼的话,柳宗元能竖起大拇指赞一句“高”!
综合以上的能力,一个科举中第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许多安抚流民的办法,诸如:重新丈量土地,重建保甲制度,优待归正人等经过历史检验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才智卓绝之辈,还能自己因地制宜地创造一些方法,比如张浚组织流民割荒草储存起来,既开了荒,还能给牲口在冬季攒下点吃食。
有人或许要说了,荒草并不是全都能当牧草用,有许多杂草牲口不爱吃。
这话说得倒也不假,有些草不仅牲口不爱吃,吃了还会生病。
但那是在丰年时的景象。
真要到了荒年,哪里还有得挑?别说牲口爱吃不爱吃,这些荒草都不够人吃的。
而安抚流民的难处在于,如何把这些政策切实地推行下去。
简而言之,就是能够在推行过程中,尽量做到公平公正,让百姓不会产生怨言。
这一点,对于书呆子来说,恰恰是最难的。
书呆子往往会忽略人的卑劣性,他们想不到官僚体系中会出现那么多假公济私的人,会那么明目张胆地贪污腐败,而流民中也会有那许多明抢暗偷,欺骗官府的事情。
想想也是,真要都是道德君子,他们凭什么能在这吃人的社会中活到现在。
而当他们发现这些龌龊事之后,又会一刀切地将官吏们一杆子打死,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进而导致再没有人配合他的工作。
只有如张浚这般,懂得抓大放小,知道随机应变,才能将一项政策推行下去。
张浚不仅执政能力一流,选拔人才同样很有一套。
虽然在经略川陕之后遭遇了富平之战的大败,但现在川陕地区的主要将领几乎全都是张浚一手提拔起来。
当然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秦桧也曾是张浚提拔起来的人。
也正是因为张浚出了名地爱提拔新人,所以前来应天府的新科进士们,全都被安排到了知县的职位之上。
这要是换做赵鼎,亦或是李光,还真不一定有张浚这番魄力。
当然了,张浚也不是任着这些毛头小进士们瞎干,而是给他们安排了老练的吏员协助,这些老吏员直接向张浚负责。
大方向上这些新科进士不会出什么问题,但要说到具体工作该如何开展,该怎样跟老百姓打交道,还是得老奸巨猾的老吏出马才行。
在县令的任命上,张浚也是动了一番脑筋。
应天府的治所在宋城县,府衙与县衙挨在一起,这宋城县的知县早早地定给了李申之。
应天府西面的门户叫宁陵县,知县由北宋名相韩琦的后人韩平担任。
柘城县是应天府的西南门户,知县由范成大担任。
紧挨着应天府城的是谷熟县,由于李申之最为熟悉的陆游担任知县。谷熟县距离应天府城最近,交通也最是方便。按照张浚的设想,他想让陆游也在应天府城中办公。
虞城县位于应天府东南,掌控者应天府与临安的交通线,由最为稳妥的杜陶担任。
楚丘县是应天府的东北门户,地位相对较低,便由名次较低的黄庭担任。
还有一个下邑县,距离府城较远,也是新科进士担任。
按照张浚的打算,这些新科进士们只是暂时在知县的位置上历练一番,很快就会把他们推上知府的位置。
从名义上来说,应天府只管了七个县。
应天府作为京东路路治,管辖应天府、袭庆府、兴仁府、东平府、济南府五个府和徐州、济州、单州、濮州、拱州、青州、密州、沂州、登州、莱州、潍州、淄州十二个州,广济军、淮阳军两个军,八十一个县。
辖区跨越了大半个山东,加小半个河南,加小半个江苏。
由此可见,当京东路的管辖区域全部恢复之后,张浚手下的七个知县就算全部升任知州,他手下的干部梯队依然存在很大的缺口。
所以说,张浚的步子迈得一点都不大,还显得有些小了。
人才的培养一定要尽快开始,等到摊子铺开之后才发现手下没有可用的人才,那才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div>
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大抵如此。
受到张浚启发,李申之也着手开始培养自己手下的人才梯队,在等待晚宴休息的时间,他把张牧之喊来,让张牧之尽快联络上他们淮北土匪的班底,筛选出一批人才,李申之有大用。
来自淮北的土匪早被张浚给安置下了,这时候也没个便捷的通讯方式,张牧之只得去府衙里面找官吏查资料。
几经周折才查到,淮北土匪们全都被安置到了宁陵县长亭镇。
张浚看上了他们的军事能力,打算让他们在宋金第一线驻扎,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军屯。
毕竟应天府距离开封府太近了,两所府治之间的距离不过三百里,若是算两府的边界,连一百里都不到。
就算是步兵突袭,从早上出发,下午也该到了,更不用说金人的骑兵,更是说到就到。
对于这样的安排,淮北土匪们毫无怨言。
多年占山为寇的经历使得他们有了高度的警觉心。
虽在宁陵县当农民,但他们聚居的地方可谓基础设施最为完全。他们到达官府指定的地点之后,很快地修建了寨子,设立明哨暗哨,自行安排值夜,俨然一副准军事管理的姿态。
张浚自然不会让他们白白付出,而是答应免除他们五年赋税,并且种子和农械全部白送给他们,尤其是稀缺的耕牛,张浚更是大方地一口气送了二十头,以后不用归还。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