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油子并不是战斗力不行,而是他们极度自私自利的心理,在战场上出工不出力,十成力能使出半成,就算是良心发现。
可谁要是因为这个小看了老兵油子,很可能吃大亏。
老兵油子再不堪,也是“老兵”。在无数战斗中能活下来的人,必有其过人之处,他们的战斗素质和对战场形势的敏感度,远超一般人。
禁军统治又领了十个人在身边,充当执法队。
梁兴传令,把军中战马全都聚拢在了一起,带领十多个本部人马(同样是李申之的随从),组成了一个骑兵小队。
剩下的各府家将仆从聚拢在赵士褭身边,充当预备队。
一番调度有模有样,转眼之间摆好了阵型,颇有一番精锐的姿态。
李申之将这一幕幕看在眼里,忽然明白了培训基层军官的必要性。
梁兴的一番布置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严格说起来,只是中规中矩。
但许多基层军官连这个都安排不好。说到底,还是基层军官的训练不到位,打仗全凭“感觉”。
殊不知,在尔虞我诈的战场上,“感觉”是最不可靠的玩意,那是狡猾的敌人早已研究透彻的人性弱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div>
除非是天赋异禀的将领,天资平平的人,越是相信“感觉”的人,死的越惨。
对于平庸的将领,作一个莫得感情的工具人,反倒是最好的选择。
若是每个军官都能按部就班地完成战斗部署和作战任务,即便没有名将光环,也足以在这个乱世立足。若是运气好一些,还有可能成长为一代名将。
说起梁兴的一番布置,不得不简述一下古代军队组织制度。
古代军事的组织单位,始终秉承着“什伍制”,也就是五人小组是最小作战单元,他们相互扶持,相互监督,跟民间连坐的邻居差不多。
两伍叫一什,行军时这十个人在一个灶里吃饭,也叫一“伙”,大概类似于现代的一个班。
再往上的军事单元,都是基于这样的基本单位叠加而成,或叫一师,一团,一军,一营,一都,一队,根据时代不同各有差异。
到了唐代的时候,又出现了一个叫“队”的基本编制,对战争开展的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队,五十人,却并不是简单的五个“什”组合起来。
这一队之中,有队正(一把手),有队副(二把手),有旗手(三把手,兼职执法官,《长安十二时辰里》周一围饰演的龙波就是旗手),这三个人组成了一队的领导团队。士兵们也分长枪兵,盾牌兵,弓弩手,五十个人各司其职,组合在一起便成为一支合成化的最小作战单元。
战斗时,队正依据不同的战场形势组成战斗阵型,大体结构是盾兵顶在最前,长枪兵站在盾兵身后,弓弩手再后,最后是一支骑兵小队。
其组织形式与现代的“连队”大致相同。
宋代虽然对唐代的军士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基本的作战单元,却予以了不同程度的保留。
直到明代戚继光大放异彩的“鸳鸯阵”,也是脱胎于此。
梁兴的布置,就是一套唐军的标准布置。
平平无奇。</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