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一百一十七章 门当户对1

3个月前 作者: 清一痴博

“嗯?”小土疑惑的看着萧立然,现在桌子上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了。

萧立然做的离小土近了些,小土紧张的手抖,萧立然解释着,“‘门档’原意是指门顶部骑跨在左右两根木柱上的横木,‘户旦’是指门框两边的立柱。随着发展,门档转变成为官员和富足人家院落门前左右两侧相对而置的一对精雕细刻的石鼓或石墩,户旦则成为置于门楣上火门楣两端的砖雕或木雕,因其长度在一尺左右,且与地面平行,与门楣垂直,由于它位于门档之上,且通常取双数,或两尊,或四尊,因而名为‘户对’。”

小土睁着眼睛,根本就没有听清楚他说了些什么,而是只记着他的眼睛,一闪一闪的真好看。

“门当户对是作为婚姻的一种形式出现的,提倡婚姻男女双方应当以各自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为标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木门对木门,柴门对柴门’,由此可以看出婚姻衡量的主要依据是男女双方的家庭地位和经济条件。现在朝中门第的高卑,婚姻是一项重要的标准。”

楚羡回来,看着小土一直看着萧立然,萧立然一脸笑容的讲解。

也听着,“纵观历代王朝,门第婚姻现象的不断演变,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众所周知,统社会中对待婚姻的标准是‘门当户对’。该观念的出现,正是在礼制初建的西周,提倡序尊卑、别贵贱。出于维护统治阶层的需要,西周时严格限制通婚范围,除大小宗之间外,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史料记载,自周公创建‘礼’之后,社会制度得以不断完备,将‘婚礼’提高到‘理之本也’的高度,进而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婚姻制度。秦朝时,‘良贱不婚’已为礼制所允许,即严禁有钱有势的人和无钱无权的人通婚,因此,严禁良贱通婚是周秦以来历代在婚姻条件上奉行的一条准则。”

“汉代,大力提倡和维护封建伦理关系,婚姻讲究等级门阀之风愈盛。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明确严禁贵族和平民结婚。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主张在婚姻关系中贯彻“门当户对”的等级性原则,提出如果两人地位不同但最终缔结婚姻,不是有‘立死’的变故,就是要出现‘予亡之祸’。”

门当户对有什么用?

到底还是因为政见不合。

爱情又算是什么?

真是存在的吗?

楚羡的心里还在想着周元何。

“同时,汉代等级婚姻和门阀婚也开始盛行,其特点是婚姻双方十分看重对方是否有与自己相近的经济地位,特别是有与自己相近的政治和社会地位。两晋南北朝时期,推行九品中正制度,门第等级森严,士族与庶族之间禁止通婚,南朝士族王源嫁女庶族富阳满氏,被弹劾为“惟利是求”,并拟‘禁锢终身’。从北魏起,良贱禁婚由礼制上的约束上升为国家法律的公开禁止,自此以后贱民与良民通婚被视为犯罪行为。”

“这本就是不对的,对些人实在是不公平。”楚羡害怕这些话,会伤到小土的心,赶忙解释。

小土一幅没有听进去的样子,“什么?小姐,你在说什么?”

“维护政权,加强统治,是权利阶层不变的政策。而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婚姻,更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其形成之初,便一直伴随社会的发展而得以延续。“婚礼是政治结盟的一种有效形式。在传统社会当中,以政治利益为目的的婚姻往往能够影响统治阶层的发展,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以家族利益为出发点,成为家族成员在选择婚姻时要考虑的重要组成部分。”楚羡对着萧立然说道,“其实……..有周相在后面也是好事,为什么……..”

楚羡想看看萧立然对周相的印象,如果他对周相的印象也不好,盟友就越多了一个,也是最可靠的同盟。

萧立然是萧华庭的弟弟,手上的权力也是不小的,实在不行,还可以问萧立然借。</div>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