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倒回一统二年三月下旬,川中的新单位间作台可以确认曹宇就在并州,姜维这里也要再次预备北伐了,姜维也知道如今的刘汉,要是和曹魏比发展,除了死就没路可走了。
关中和荆州确实都有曹魏的大将在镇守,这仗一点也不好打。但不好打也得打,不打就是必死,打可能还有一线生机!
姜维上书成都,请求出兵,刘禅已经退居幕后了。这和历史上有很大的不同,刘禅很是精明,而且这人也现实,在他眼中,刘汉就是地形险要,靠着地形和曹魏周旋呢!现在还有忠臣,名将,可以撑一撑,以后到了没了的那一天呢,那就是完蛋的一天。
自己也已经是知天命之年了,那还不享受,更待何时。朝政是太子刘璿负责,刘璿也不是历史那个太子做了三十多年,顶上还有个父皇压着,唯唯诺诺的家伙。
少年时代的刘璿,也是豪情万丈的人物。因为自己这太子二把手不好当,这才被迫退居幕后的,要隐忍,要藏拙,这就慢慢的习惯变成了平庸无能的人物了。
现在刘禅在三年前就渐渐退居幕后了,刘璿现在才刚刚三十出头,正是一个男人建功立业的好时候,他还是锐意进取之人呢,加上弟弟北地王刘谌,宗室还是有些能耐的。
姜维的表章进入京师,太子刘璿组织朝会。大家上朝,刘璿的声音响起了:“列位臣工,今日本宫之父皇染病,身体不便,朝会便由本宫主持。大将军姜维向朕上书,如今曹贼之主曹宇北上并州,朝中空虚,以大将军之意北伐关中,不知诸公以为如何?”
刘璿的话语还是挺有力的,作为太子,也是半君,皇帝不理政事,那太子自然没问题了。而且曹芳也不是刘汉眼中的曹魏之主,他就是橡皮图章,曹宇才是真正的曹魏之主。
“殿下,臣以为大将军所言不善。”尚书令董厥出列,他如此说道。如今诸葛瞻已经被姜维的怀柔政策给收服了,现在实际上反对姜维的只有一个董厥了,剩下的份量都是不太够用的。
“哦?不知龚袭有何见教?还请说来给本宫听听。”刘璿是非常想要北伐的,姜维说的非常对脾气,这时候来了一个什么董厥,说不好的,这让刘璿感觉非常之不爽!
“殿下,臣以为如今天下,曹贼平灭东吴,实力太重,哪怕曹宇不在朝中,关中精兵也是不下三十万,臣以为出征关中,除了徒民伤财之外,并无其它好处。臣以为我大汉理应韬光养晦,休养生息,静待天时,北伐中原!”董厥说着一施礼,这位的观点说完了。
董厥不是什么坏人,他很有才能,治理一方绝对是个能臣,而且品格不错,名声挺好的。不过是人就有自己的想法,你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和你想法一样。
董厥是早先就跟随刘备的,自认为自己是忠良中的忠良。姜维?一个贰主之臣,有什么资格掌握那么多的兵权?姜维一旦打胜仗,怎么滴?他权力不就更重了吗?这贰臣一旦反了,大汉……到时候不就不堪设想了吗?
董厥的想法就是尽快把姜维招进成都,削去兵权,给他什么大将军,什么丞相都无所谓,只要没有兵权就行,那就不可能反叛。之后,汉中让关兴将军掌权,这不就好了吗?
董厥看来自己是一心为公,甚至愿意背上骂名的一代忠臣良相。可惜,整个朝堂没有一个人理解他,原来和他站一边的诸葛瞻,这次也是被姜维三言两语给骗了。对姜维有所微词的蒋斌,也被一个新官就给收买了,这刘汉不是要被贰臣算计而亡吗?
他董龚袭就是大汉最后的嵴梁,绝对不能让贰主奸贼再次迷惑圣聪了!可惜没人支持他,就是关兴本人也说自己不如姜维太多了,要把军权交给姜维,这不就是乱弹琴嘛!于是乎,每次姜维要动兵,董厥都要反对一番。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