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一些大逆不道的话,刘振生等人害怕受到牵连,也可能会有一些想法,这样的效果反而更好。
……
“皇爷可要去打一会儿木匠活?”乾清宫东暖阁内,魏忠贤一脸殷勤的建议。
启摇头叹气,道:“现在哪有这般心思。”
启二年对这个不满二十的皇帝是十分不顺的一年,刚一开年就是东虏大举进攻,广宁被攻克,十余万大军被全歼,总兵副将到游击的勇将又死了一批,辽镇只留有辽西一地,其余土地尽失。
辽西残余兵马只有五万人,举朝震动,人心惶惶,宫中也是十分不安,启甚至害怕东虏趁势直『逼』关城,如果山海关不保,京城就算真的危险了。
好在东虏只留下少量兵马围攻广宁军民退往的十三山,大半八旗主力回撤辽东,叫启松了口气。
刚过五月,辽西的局面渐渐安稳,启挂心的就是十三山的十余万军民,希望上怜悯大明,能叫边关的文武官员实心任事,将士能够激发血勇,将这十余万人从十三山救回,而就在此时,侯亥的奏折自大同而来,直接把启给打懵了。
魏忠贤刚要继续劝慰,却见司礼监的人将几份奏稿拿了进来,放在最上头的,自然便是去往辽东的孙承宗的奏本。
“哦,孙先生来奏了。”启至案前坐下,打开孙承宗的奏稿阅看。
年轻的皇帝神『色』十分专注,甚至可以是聚精会神。
魏忠贤站在皇帝身侧,在这种时候,他很知趣的并不话。
“孙先生毕竟是孙先生。”启舒展眉宇,脸上的愁容消减了不少。
自打孙承宗去了关外,辽东之事暂时稳定了下来,让启安心了不少。
放下孙承宗的奏本,再下一本便是刘宇的自辩奏疏。
启对刘宇的印象原本不坏,在启心中,刘宇应该是一个颇具进取心的人才,为商成功,也能治军,是那种精明强干,精力充沛,雄心勃勃的年轻人。
侯亥的弹劾,叫启倍感震惊。
如果是真的,刘宇就是枭雄般的人物,这等人自然留不得。
刘宇的自辩,启极有兴趣,当即就展开阅看。
魏忠贤见状悄悄转身,到暖阁的门口吩咐人上一碗银耳莲子汤,再上一点细巧宫点。
“大伴!”启抬头叫道,“刘宇自请入京申辩。”
皇帝脸上有一些『迷』茫之『色』。
刘宇的辩解方法是来自刘遵宪和杜辉的建议,并没有逐条反驳,有一些事也反驳不了。
奏折上,刘宇坦诚团练之事,也承认自己掌握了灵丘矿山的开采,但他坚决反驳了对自己鱼肉乡里和兼并田亩的指控,并且请求朝廷派大员彻查,另外便是他在地方是否有不法事情,也请皇帝派人彻查。
至于团练之事,是为了备边防虏。
刘宇十分老实诚恳,坦言自己掌握了一定武力,他们刘家也是诗书传家,世代效忠大明,虽然不是世代将门,论起忠诚来绝不比那些将门差。</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