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120章 从历史上抹掉他们,你怎么忍心?

4个月前 作者: 陌陌婉卿

“舅舅想怎么做?”

“陛下,臣听闻,自从冒稚金被杀之后,夷族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归降陈朝,尤其边境,越来越出现我陈朝子民和夷族子民共同生活甚至婚嫁之事,如今两个民族已经渐成融合之态,再大肆宣扬绍熙、降宫还有成英军这些曾经大肆屠戮的将军已然是不妥,不仅容易引起边境夷族百姓愤恨,引发动乱,甚至让周围的邻国小国,也会笑我陈朝气度狭小,为了安抚这些投诚加入到陈朝的子民,臣建议,不再公开为这些将军歌功颂德,停止为其着书立传,史官也要逐渐减少这种战争杀伐的记录,而在已经记载的史书中,也要逐渐删去那些残忍屠戮的记载,已保证后世的子民、后世的君王在读到我朝历史时,能够知道陛下是一个仁善之君,我陈朝是包容开放的朝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div>

刘璋没说话,他在认真的想着姚与庆的话,自从降宫斩杀冒稚金之后,边境的确曾上书两族融合形势,往往也有因为陈朝子民过度欺压夷族,导致边境时有动乱爆发,如今融合已经是必然之势,此时采取怀柔政策,确实能够起到很好的安抚作用

第二天,刘璋果然颁布了诸多安抚条令,内容基本与姚与庆说的相同,只是满朝大臣在听到皇上颁布的政令之后,顿时鸦雀无声,整个朝堂陷入了沉寂

不难看出......皇上这是在针对武将..........

皇上的政令颁布的直接,外面又扯了张民族融合、国运态势的大旗,众臣虽然都察觉到了有些问题,但是皇威在上,都不敢直接表露自己的态度

只有温惜文除外

温惜文在听完政令之后,眉头深锁了一会,抬步上前说道

“陛下,虽然民族融合是发展的必然潮流,但是不论是已故的绍熙将军,还是现在的成英军和降宫将军,也是历史发展的中的必然一环,没有他们,也许我们也会走向民族融合,只不过有可能是我们被他们融合,又或者其他温吞的方式,经历更加久远的时间,可是陛下,也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有了和平的生活,百姓才可以安居乐业,我们才可以在这里讨论如何融合的问题,没有他们这种所谓的“残忍的杀戮”,陛下,我们何得以现在啊,况且,诸位将军保护的是我们陈朝的子民,如今,要让我们后世的子孙,忘掉曾经保护过他们不受欺凌的英雄么?”

温惜文历来说话极为直接,尤其最后这句反问,直接就说出了众位朝臣的心中所想,只是,没想到,温惜文说的竟然这么直接

大家都在偷偷的观察着龙椅之上,皇上的表情

刘璋果然面色难堪,只不过,刘璋似乎并不怎么擅长言词,虽然被温惜文几句话气的脸色不好,可是也只是阴沉着脸,没有说话

姚与庆看出了皇上的表情已经十分阴郁,他想了想,开口对温惜文说道

“大人刚刚也说过,史书史记,为了是给后世子孙,而这后世子孙,焉知不是陈朝子民和其他子民而来,如果刻意强调将军功勋、大肆宣扬陈朝对其他百姓的屠戮,那岂不是容易引起民族争端?如果因为这个,导致国家战乱纷纷,岂不是要民不聊生,得不偿失?”

“我并非要刻意强调,也没有要大肆宣扬,我只是想请我们的史官可以如实的记录这发生的一切,就此从历史上抹掉一个人,实为不公,实为大不公啊!!”

温惜文是读书人,如今惺惺相惜的感觉一上头,让他忍不住有些涕泗横流,出现了些文人的放浪形骸,一时间竟有些失态,明眼人现在都看得出来,这是他们师兄弟之间的斗法,其他人插不上嘴,也都十分默契的没有插嘴

刘璋原本就对声望极高而又功高震主的降宫和成英军心怀芥蒂,如果文官又对此大声疾呼,如此一呼百应的样子让刘璋十分厌恶

“温爱卿,这可是朝堂之上,温大人可要注意仪表仪态”

刘璋的话说的冷气森森,听得人后槽牙发紧

“朕已经想过了,此事不必再议,史令着令行事”

说完,皇上就拂袖下朝离去,没有再给大臣们讨论和反驳的机会

直至下朝之后,温惜文的眼泪仍然还没有断绝,堂堂七尺男儿,男儿有泪不轻弹,这泪,不为自己

自从文家和姚家结了亲,温惜文和姚与庆的关系也有了一点缓和,虽然终不能像知己密友般长谈无间,但是也比从前好了很多,下朝之后,偶尔两个人也能言语个几句,只是不甚亲近而已。

只是今日,两个人下朝,谁也没有理水,温惜文兀自擦着泪水走了,而姚与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等在外面的温府仆人太仆,看到自己老爷擦着泪水出来,大吃一惊,连忙问道

“老爷,这是怎么了”

温惜文十分心累,摆摆手,没有说什么,直接上了马车

太仆看出老爷心情郁郁,连忙放下帘子,架着马车回府了

一路上,温惜文都没有说一句话,太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自己老爷,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个样子过

“老爷今日......似乎格外疲惫”

太仆小心翼翼的说着,只是一帘之后的温惜文,却没有接话

他第一次,没有正襟危坐,而是斜靠在马车的壁上,他没有绷直自己的身体,而是任由身体,随着马车的摇摆,左右摇晃

他第一次有一种,他累了的感觉,累到想离开这个朝廷,离开....

这个国君!

看自己老爷没有答话,贴心的太仆又转移了话题,他想起他们走的时候,大多数的府邸都接到了自己的老爷,回府去了,倒是只有降宫将军的马还在那拴着

“今日倒是未见降宫将军出来,这几日里,街上都在讨论将军是怎么杀的冒稚金,还想着今日要是能见到将军,还想亲自问问他细节嘞”

仆从跟随温惜文多年,原本是好意,随意找个话题转移一下老爷的注意力,但是说者无心,听着有意,仆从一语点醒梦中人

<!--17K::--></div>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