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升平长公主,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榻上躺了这几年不得相见的缘故,如今刘璋再见到她,更显得这个人亭亭玉立,许是宫女细致的照顾,让升平的肌肤十分细腻,整个人如同像刚剥壳的鸡蛋,风姿简直让人挪不开眼
太后听到姚与庆来了,原本太后也是姚与庆的妹妹,本就是一家人,又遇上这样的喜庆事,所以直接把姚与庆叫了进来
姚与庆一看到太后的女儿醒了,也十分高兴,几个人坐在一起和和乐乐的,倒是看上去真的是一家人
察觉丞相有事,皇上跟着开心了一会,随即问起了姚与庆
“舅舅怎么突然来了”
“皇上,太后,臣特意恳请,让文时钦来做太傅”
“什么?”
皇上尚没有子嗣,文时钦做太傅,做谁的太傅,岂不是皇上刘璋的?
“舅舅以前一直不同意文时钦做朕的太傅,怎么今日,改了脾气,亲自来请求?”
“回禀皇上,以前臣怕皇上年幼,没有分辨事情的能力,如今皇上已经主持朝廷了几件大事,臣觉得,内有太后扶持,外有皇上英明,就算文时钦偶尔错乱,想来也是没有影响的,况且文老也是曾经先皇推崇的重臣,更为天下文人奉为当代圣人,如此名望之人,自请当太傅,若是皇上置之不理太久,恐怕伤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能从兄长这里,听到这些话,倒是让哀家大开眼界”
一听到太后这么说,姚与庆当即更加恭敬道
“臣以前愚钝,行事有营私之嫌,如今细细想来,这文老也曾是我的老师,偶尔虽然意见相左,但是心总归是向着皇上的,虽然有几句话说不到一起,但是为了皇上,臣愿意忍让,多多听从文老的意见”
一听到姚与庆这么说,皇上有些不高兴,这说的,好像文时钦是皇上一样
“不仅要多听文老的意见,更多的,是要多听朕的意见”
“是是是”
“除了朝廷的原因,那兄长自己的原因是什么?”
太后听姚与庆说完,觉得这么大的态度改变,应该是有一个对他极其重要的原因,扶持一个瞧不上自己爱跟自己作对的老师做太傅,这事怎么听着怎么不划算,兄长会做这样的事么
一听到太后这样说,姚与庆立马明白这是太后在点他说出真实原因,姚与庆脑子快速的转了转,立马决定和盘托出,此刻如果再隐瞒,反而会显得有所图谋
“逸风他,十分中意文老的女儿清妍,我们两家,看来要有一场秦晋之好”
原来是这个原因,太后总算知道了自己兄长这个老狐狸,为什么如今愿意俯下身来为他文时钦铺路,原来是为了自己家的儿子,唉,看来儿女都是债
逸风这个小子,自己倒是挺喜欢的,清妍那丫头,小的时候,文老也曾经奉皇上的命令带进宫来参加过阖宫宴饮,自己也挺喜欢那个小丫头的,长得漂漂亮亮,人也十分机灵聪明
若是他俩成为夫妻,倒是一对好姻缘
“既然如此,兄长肯如此为皇上考虑,那是哀家之幸了”
这么一说,太后就当是应了
姚与庆一听到太后应了,想着皇上答不答应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必要了,内有太后同意,外面又有自己扶持,他文时钦,不愁当不上这个太傅
办成了事情之后,姚与庆马不停蹄的回去了
等到姚与庆离开之后,刘璋才对太后问道
“母亲,你不是说,以后要大力扶持咱们自己家人么,那为什么刚才要同意啊”
太后笑了笑,说道
“皇上,你以为丞相他真的愿意啊,只不过是为了儿子罢了,至于我们,皇上,他文时钦,还有几年啊”
他已经那么大岁数,你熬也能熬死他
只不过一个太傅,给他授书之用,省的他闲着没事,又身处宫外,啰里啰嗦的多事,干扰朝政不说,无一官一职,又名望颇高,容易拿他没办法
现在,进宫来做太傅,所行所止也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未雨绸缪岂不是更有把握一些
一听到太后这么说,刘璋明白了太后的意思,表面上委以重任,内里束之高阁,弃之不用,不愁不蠹
“皇上明日上朝,宣读完太傅的圣旨之后,可以直接赐婚给文姚两家,倒也是一对好姻缘”
如此,也不免了却了兄长的一番苦心
只是刘璋还有些犹豫
“那.....万一文老他不愿意怎么办?”
“若是不愿意,丞相他不会卑躬屈膝到这个地步的,两家门当户对,没有什么不好,再说了,皇家赐婚,愿意不愿意,又有什么要紧”
这倒也是,皇上开口赐婚,就算不愿意,谁敢说个不字,这岂不是要抗旨?
<!--17K::--></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