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青年导演我认为该出高校里选拔,可以先进行预选,预选的的条件是至少有一部导演作品(包含网剧、短片、广告等),然后需有一部拥有版权且尚未经过拍摄的长片剧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div>
从这两方面着手,预选的苗子就出来了,之后再面试复评、剧本工坊、导演特训营、监制配对、创投培训等阶段,这个计划的第一波就成功。”
鹿儿有条不絮地讲着她的规划,看得出来,的确是下了功夫的。
江望其他都同意,就是只在高校征集这点上想改变下,但和女朋友讲道理根本行不通,而且还说让她全权负责此事,她花费精力弄的,说一句不是估计都要生气,到时候还得哄。
但这个事吧,江望还挺看重的,不说又觉得憋得慌,于是就轻轻的摸着她的头发,轻声细语地说道:“鹿儿,你的计划非常好,我们还可以多考虑一步,那就是选拔过程中就吸引来流量的问题,就是我们可以加入一些环节,让这个事情让更多人知道,这就相当于给电影来个预热了。”
“什么环节?”
“你可以参考下选秀节目,本身在举办这个计划时就有流量,最后获得扶持的青年导演就未播先火啦,计划就更成功了。不然就和很多扶持青年导演的策划一样了。”
鹿儿听完,上网查了全部的扶持计划,还真的蛮多的,钱是拨出去了,电影也拍了,就是影响力很小,江望还真是一眼就看到计划的痛点了。
但参考选秀节目,也不太现实,以录节目的形式放给观众看,这个想法看上去还不错,但实际上根本没什么爆点,唱歌跳舞能吸引眼球,讲故事创意却根本不行。
鹿儿左思右想,最后把邪恶的目光瞄准了江望,视频的方式不能,可以用江望的微博以文字的形式转播给网友,选秀节目之所以会火,从大环境来讲,互联网主力军的大旗已经交由90、00后的手里。
他们是伴随着互联网诞生的一代,极具包容性和多元化这些特性统统都在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相对应的追星模式也从普遍的“大众偶像”转变为更加独特的“个性化追星”,在这种模式文化下又诞生出“养成系”偶像。
鹿儿的思路就是打造“养成系”导演,从而实现江望说的,未播先火的目标,但真正拍电影出来,那些陪伴的网友肯定会花钱去支持。
这种模式为什么会火,就是网友知道自己现实没有可能再有大的改变,就把希望寄托在有希望成为明星的人身上,代替自己追梦。
从默默无闻到红遍大江南北,从初出茅庐,尚且青涩到在舞台上游刃有余,闪闪发光的成长,成就感就来了,鹿儿看着新的计划,直接满分。
江望看完新的方案,喜笑颜开,大夸特夸,刚想转折说“但是……”鹿儿紧盯着他。
江望只得说:“那我就把计划发给院长,让他们看看,同意之后应该还会让你一起去电影的官方部门讲解,如果没问题,你就可以大展拳脚了。”
江望本来想说全部用我的微博转播,这号岂不是费了,建议她开个望川的官方号,但是被眼神给堵回来了,只得后面再提了。
院长看完江望鹿儿两人做的计划,也没多说什么,就提交电影官方部门,而给他们审核的是,前几天决定把金鸡奖最佳导演颁给江望的部门一把手,这位领导名为楚天傅,他看了望川星导演计划后,叫来部下一起看看。
楚天傅把方案递给部下说道:“小钟,你看下这个计划如何?”
“部长,这个计划有创新,是其他扶持年轻导演的计划都有所不同,是个新的尝试。”
小钟知道之前奖项的事情,估摸着领导应该挺看重江望的,在这里混,事事看透,才不容易说错话。
“嗯,那就让江望有空过来一趟吧!”楚天傅拍板。小钟知道,只要不出什么意外,这事就是成了,如果领导不喜欢,就会把方案退回去,这些都是潜台词,。
也如江望所料,两人被叫去说明计划的细节与后续推进的时间节点,诉说完成后,楚天傅勉励了两人,并让他们放手去做.
有什么需要支持的尽管说,过程是非常客气的,江望也没觉得是自己面子大,终其原因还是人家本来行事就是如此。
鹿儿挺开心的,这是官方要大力支持这个计划的前奏呀。
江望却没有那么乐观,官方行事,因为严谨,审批流程与时间都相对长一些,这个计划的主战地是网络,瞬息万变,估计只能靠自己,也不想说这些打击鹿儿的积极性,只是摸了摸头,她一直这样单纯快乐也挺好的。
回到北影院长的办公室,院长还和江望说了他拿奖,还有楚天傅在背后主持公道的事情。
望川星导演计划开启仪式准备在北影举行了,这还是很有必要的,相当于是一个背书,仪式也很简单,官方和学校的领导上台发言,发起者也上台说下倡导的内容,江望想偷懒不想写稿子.
写这种刻板的文字,想想就头疼,然后就想了个法子,只要说服鹿儿,那就不用考虑了,于是一本正经地说道:“鹿儿,我觉得发言还得你去说,你想呀,后面基本都是你在主持大局,露个脸给参加的青年导演看到,后续沟通的事也就有了背书,我去发言没什么用,你说对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div>
“是的!”江望正经的说话,鹿儿听着很有道理,非常快速的表示了肯定。
但江望没想到的是,事情是甩出去了,麻烦事还是落到自己头上,鹿儿写着写着就跑过来冲他撒娇:“哥哥,这段该怎么写?前面好像也不对。”
两三次之后,江望无语了,这样折腾还不如自己写呢,可以更快点,最后写稿这事也是没推脱出去,越写越难受,想着如果这件事没能收获点名望回来,那也太不值了。
计划开启仪式当天,请了北影学生来观礼,鹿儿身穿青色礼服,别有一番风情,江望看着心里美的很,发言完毕后,江望被主持以计划发起人的名义请上台,宣布了仪式的开启。
观完礼的学生听江望的声音在礼堂里回荡,纷纷鼓掌,陆续退场后,互相讨论着:“学长都开始扶持青年导演,同样是北影的,差距咋怎么大呢,今生要是能达到学长的高度,死而无憾了!”
“走吧,与其想这些,不如去写剧本,说不定能入选计划,成功地迈出第一步。”
开启仪式被电影官方频道报道了,这些都是开始给的宣传资源与背书,效果还是挺好的,一些有导演梦想的群里,已经在讨论这个计划了。
趁着热度,江望发了微博帮忙宣传了计划,预选的的条件是至少有一部导演作品(包含网剧、短片、广告等),然后需有一部拥有版权且尚未经过拍摄的长片剧本……
然后@望川星导演计划,还是忽悠鹿儿开了一个微博号,避免自己的号天天发选拔情况被荼毒。
微博发出后,把江望设为关注的粉丝最先收到消息提示,女粉还以为是发的自拍,进来一看,也看不太懂,但还是点个赞表示下朕已阅,然后发点自拍的催更评论。
江望看着评论和以前差不多,都挺熟悉的,但这次却有一条被顶了上来,就是让江望不要弄这些花里胡哨的,好好去拍电影,不要被这些事情弄的分心了。
估计是看到计划开启的仪式了,真是苦口婆心的劝导呀!
江望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态,他们都还等着看电影呢,看其他导演,可能每一次都是赌一把,又可以能会好看,也有可能会看睡着,江望的口碑一直很好很稳定。
江望他自己的想法,还是更偏向与先了结此事,往后再看卧龙的拍戏成果,就是那部江望原创剧本,因为可选择的前世记忆中的复刻电影已经不多了,如果卧龙拍出来,口碑和票房都很不错的话,江望会选择自己原创剧本。
微博发布几天好,好像没什么水花,鹿儿反馈报名的还是有一些的,但远远没有想象中的多,鹿儿有些气馁,找江望诉说纠结的情绪。
“你得想,这导演也是有入行门槛的,所以才会报名的少,你如果要是征集一个中篇故事,估计投稿的就多了,很多人认为写小说,特别是中短篇,是没有门槛的。”江望就忽悠呗,自己的女朋友,就哄呗。
喝了口水,突然想起来,对呀!现在不是没流量吗?关注的人也不多,不就是因为门槛高吗?那举行个故事征集大赛不就行了。
说弄就弄,百万原创故事征集大赛就这样出炉了,奖金第一名50万,第二名30万,第三名20万,前三名都有机会改编成剧本,江望也不是想征集来什么好的故事,主要是为了给望川星导演扶持计划导流。
章影在SJ市已经上班五年了,由于感情生活的不顺,这几年陆陆续续写下了本6万字的中篇小说,完结的时候,感觉自己快要成为作家了.
马上能靠稿费过上富足的生活,可在网上找了各大出版社的邮箱,投稿之后,石沉大海,了无音讯,她依旧不死心,认为是金子总会发光。
准备投些杂志的时候,就看到了江望发的这个百万原创故事征集大赛,立即就来了兴趣,按照流程投稿后静待佳音。
像章影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没个人生或事业失败的年轻人,都会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作家。
华夏作家协会剧本登记服务处每年记录在案的剧本多达三十五万多个,这还仅仅只是记录在案的剧本。
在全华夏,每年跃跃欲试的剧本数以百万计,而真正能称为上品者却寥寥无几。
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可以归结为一条:如今想要成为作家的人,根本没有学好本行的手艺便已蜂拥到电脑前打开文档就是一顿码字。
如果你的梦想是当一名作曲家,那你是否会对自己说:“我已经听过许多许多交响曲……我也会弹钢琴……我想我这个周末便可以作出一首曲子。”
不会。可是,现在许多的小说作者就是这样开始的:“我已经看过不少电影了,有好有坏,我的语文成绩很好,作文都快接近满分了。
我经历过很多事,荡气回肠,只要我写出了,应该随便能拿个文学奖。”
如果你想作曲,你会去上音乐学院,学习理论和实践,专修交响曲这一样式。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你会将自己的知识融入你的创造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div>
鼓起勇气大胆作曲。无数未露头角的作家从不怀疑,一个优秀小说的创作,其难度无异于一部交响曲的诞生,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还会更难。
因为作曲家所摆弄的是具有数学般精密度的音符,而故事所染指的却是一种被称为人性的模糊的东西,当然这些作家终究会明白,写小说不是没有门槛,没有门槛的是打字。
江望就是运用很多年轻作家的心理,让他们来投稿,然后把赛程分享给亲朋好友帮忙拉票,热度和影响力就来了。
很多投稿的作家,估计已经幻想着自己的故事将要被翻拍了。
因为他们十分担心,我这个投稿在网上披露后,是不是就没法在线下出版了,江望很想告诉他们,大部分投稿都没人看。
江望专门做了个网站,把他们的投稿分成十等份,前两份免费看,中间四份需要注册后才能继续阅读,每一个人看一份就算为作者投了一票,最后四份需要付费阅读,根据字数从1毛到1元不等一份,付费部分55分成。
这些天,江望都在忙这个事情,本来想着网站成立就是为了征集故事方便,没想到一个月后,竟然成为文艺青年的聚集地。
文人相轻,也不管作品拿不拿得出手,但他们都自诩文人,疯狂点评着别人的作品,特别是投票多的,指指点点,都说没自己的好。
这网站人气突然很高,是没想到的。
江望总算是想通了什么是文艺青年的流量密码了,那就是文艺心里的想法和无门槛。
他们虽然没有作品或者才华,但他们也想做文艺青年。他们三五年估计才能写出一部短篇小说或者日记,但每天都会有感而发,江望又创立了一个未来名言区,吸引他们把认为自己原创有哲理和感觉的句子发上去,其他人可以点赞或评论。
一经推出,群魔乱舞,互相抨击,有一个作者更是上演了一挑上百人的壮举,每条评论都回复,江望看了点赞多的句子,还是有点感觉的。
随着访问量越来越大,已经有自媒体在写里面发生的故事,江望把原本征集故事的网站正式更名为望川文学,APP版本已经在紧急开发了。
因为功能简单,江望给钱也快,研发时间大大缩短,APP上线当日,微博还帮宣传了下,砸了五百万买广告位,江望也没想盈利,就想给文艺青年们“一个家”。
谁能想到,弄个扶持青年导演的计划,最后做出这样一个APP,也算是火极一时,生活中悲秋伤春就到望川上发发孤独与寂寥。
有所感悟就写点小短篇,痛苦就寻找同类,整个APP的氛围就是被文青病和矫情充斥着,但又因为都是陌生人,可以随意说着心中感悟。
江望找了个APP运营团队,接了广告,盈利的钱就用来引流,维持收支均衡。
其实可以趁这波热度,做成陌生人社交,砸钱把用户数拉高,然后卖掉赚钱的,但江望没这么做,感觉会变味,可能他自己也有文青病吧。
江望刷新的望川APP,感觉有些原创的句子还是不错的:谁又不是活在沼泽里,何必妄羡他人;
人生唯一意义是寻找意义,这一切毫无意义,我们为想象而活;
失去运气失去一切;
中部是最惆怅的人生;
情爱是一时负累,唯有金钱永恒;
痛苦像树下阴影,只会由小变大;
苦难是生活常态,终将领悟,从而彷徨却不再呐喊;
身处黑暗时候,一束光便是希望;
痛苦的原因是只活在当下;
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吧?
二十多岁的生活似星辰,从明亮到暗淡;
不想把感悟写在备忘录里,像我的灵魂一样,无人发现,慢慢腐朽。
感觉出现最多的词就是痛苦了,好像每个文青都挺不快乐的,最后一句可以作为望川APP的推广语录,还蛮符合。</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