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河洛一带的某些州府,而今遭遇了水灾。如果是在以前的话,这些州府自然属于辽国的腹地区域,可惜,自从唐军占领河洛一带之后,这些州府便成了边境地区。
甚至在某些地区还有争议,因为唐军总会不时小范围骚扰辽军,或者是不断蚕食一些重要的州府。
如此一来,摆在皇帝萧统面前的问题可很重要了!是否应该救灾,这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
若是救灾的话,这些州府有被唐军吞掉的危险。短时间内,只要唐军不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辽国肯定是不会跟他们开战的。
所以,即便是被唐军给吞掉了,辽国顶多是抢回这些地盘。如此选择救灾的话,这些粮食都被唐军给夺走的话怎么办?
那时候辽国是继续救援还是不救?
更令辽国感到忧虑的是,本来在南面维持了数万大军的军械和粮草就是一项极为令辽国吃紧的负担。
这段时日里,辽国朝廷为了凑齐给辽军的粮草都在想办法,此时若是这些粮食再给百姓们,再被唐军夺走的话,那辽国可真是当了一回慈善家,为他人做了嫁衣。
皇帝萧统一时间拿不了主意,只得开口说了一句,“宣旨,让六部尚书都到朕的御书房去,还有宰相们也悉数到场,朕要议事。”
辽国皇帝萧统的班底在御书房中汇聚,众人就此事展开了讨论。
“必须赈灾!即便唐军夺去了那些边镇,依旧是我辽国的百姓们,若是吾等弃之不顾的话,百姓们会如何看待吾等朝廷?”
“不能赈灾!万一被唐军攻占的话,吾等怎么办?本来给边镇的将领都是凑来的,维持几万大军都已经成了问题,怎么可以再给那些百姓们?”
“不给百姓们的话,若此事被其他地方知晓,一旦传出去,朝廷的颜面何在?百姓们以后还会相信朝廷吗?”
“朝廷自由威严在便好,若事情传出去的话,抓住那些多嘴的人一律处置便好了。反正百姓们不曾见到,他们怎么会清楚这些事情?”
“吾等的粮食本就不够,一旦拿去赈灾的话,不一定能起到足够好的效果,反而还会加重国库的负担!所以不必赈灾,只需拖延上一段时间就好了,百姓们若是真活不下去的话,他们自然会往腹地迁徙”
群臣们的争议可谓是令皇帝萧统头都大了,虽然众臣都在争执,都在表达自己的想法。
可实际上,最后做决定的人是他,这意味着,不管群臣们怎么说,将来要负责的人还是他。
尤其是在这种事情上,群臣们虽然都在表态,可谁都害怕负责。
思虑许久,考虑到臣子们提出来的建议,皇帝萧统做出了一个决定——延缓救援计划。
“户部先想办法从辽东一带筹集粮食,不必着急救援,若是百姓们往腹地迁徙的话,再将粮食给分发下去。”
此计划一出,皇帝萧统正式拍板,辽国朝廷也给这件事情定了性。河洛一带等待救援的灾民们,左等右等始终没有等来辽国朝廷的救援。
然而同一时刻,这件事情也被前方的将领禀报给了赵飞扬,得知辽国边境上的百姓们受灾之后,赵飞扬跟萧统的反应全然不同。
不过他没有贸然进行救援,而是先询问了一下关中所屯集的粮草有多少,以及辽国方面的反应。</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