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212章 朕亲自去

4个月前 作者: 酸味芒果

让士卒们全部背上背包,里面装满水和干粮,包括一些衣物,其中还有不少牛肉干和羊肉。这些东西都是跟辽国交易来的,辽国远征军回来后曾带上数万牛羊,这些东西一时间也放不下消化不了,赵飞扬就命令商人私下里与辽国的商人做了交易,买了数万头牛羊过来。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成为了战略物资,被唐军的后勤部门风干做成了牛肉干和羊肉干。本来是准备打仗用的,可此时赈灾显然更加重要,就不得不先拿出来。

这些东西可是很管饱的,而且方便携带,若是长途奔袭的话,简直就是军粮中的利器!突厥大军之所以来去如风,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们的军粮很方便携带,加上以战养战的策略,解决了后勤上的最大问题。

而中原军队出关作战的话,后勤向来是最大的问题,不管士卒们多么能打,若是粮食无法运到的话,就不得不退兵。而且运粮部队也是中原军队的一大弱点,毕竟敌军是很有可能偷袭的,只要偷袭了押送粮草的部队,那么就很有可能导致前线战事的失利。

负重前行这种事情不论是宣威军还是振武军都做过,甚至成了军中的重点项目,凡是能进入这两支军队的士卒,都必须保证负重耐力是过关的。

此番带领军队赈灾,倒是让宣威军与振武军的特长得到了展现。

与此同时,赵飞扬还给薛举下了一道命令,让他从水路把舰队开往淮南一带,战舰上除了水师的士卒们,全都带上调集来的物资,到达赈灾地点后,把这些物资放置到淮南的重镇江州。</div>

这也是朝廷此次赈灾的大本营!

南唐朝廷在紧急调动物资赈灾,赈灾文书也以快马送出了镇南关,皇帝亲自赈灾的消息很快传遍南唐各地,尤其是淮南一带,无数落难的百姓们得知皇帝亲自前来,都感动地留下热泪翘首盼望。

不过,也有一些风声由此传开,说皇帝带兵来并不是赈灾的,而是来屠戮百姓的。否则的话无法解释为何会带领四万大军前来,以往的赈灾不管是西蜀还是北辽,或是南唐,都未曾有过大军赈灾的先例。

凡是带兵前来,无一例外都跟平叛有关。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淮南一带的灾民们简直是风声鹤唳,尤其是曾经为了一口粮食抢劫过别人的,更是吓得立即遁入山林中躲了起来。而百姓们,也因为传得沸沸扬扬的流言,开始畏惧朝廷大军的前来。

大家都知道皇帝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因此反抗必定被杀,可是不反抗的话,这些流言蜚语若是真的怎么办?

恐慌,成为了淮南百姓们最多的情绪。

而在南唐发生如此变故的时候,蜀国的朝堂上,也得知了赵飞扬亲自率领大军救灾的消息。无一例外,蜀国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们,都认为赵飞扬此去是平叛的,一旦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之中,恐怕不是那么容易抽身的。

“皇上,臣有一言,如今南唐即将陷入内乱,恐怕一时半会民乱是无法平息的,不如趁此机会,我们从剑门关下去,把丢失的兴元府给夺回来?”

有武将提议道。

坐在龙椅上的孟元眼前一亮,也觉得此事可行,不过没有当即表态,只是询问臣子们的意见,结果臣子们很快站出来不少,都冲皇帝拱手赞同此事。

“我军只要速战速决,南唐皇帝肯定来不及赶到兴元府的!”

“没错!我军只要能在几月内拿下兴元府,纵使南唐小皇帝赶来又如何?听闻兴元府城内存了不少的粮草军械,一旦被我们所得,我军必定可以弥补损失”

“纵使无法打下兴元府,两线作战也会给南唐后勤带来极大压力,若是小皇帝一时间乱了的话,恐怕平乱与救援兴元府都可能出错,此举对我蜀国而言绝对是利大于弊的”</div>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