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次教训之后,已经被嬴政考怕了的胡亥,早已经没有了初入朝议时的随心所欲。
那战战兢兢、老老实实地态度,甚至比下面的各位大臣都要认真。
毕竟谁知道,嬴政会不会在下朝之后,那某一个刁钻的问题来作为借口,狠狠地揍他一顿。
看到胡亥老老实实坐在那里,嬴政满意地点了点头。
看着嬴政的目光移了过来,众位大臣纷纷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
“陛下,匈奴乃化外蛮夷,觊觎我大秦之心不死,应当狠狠给予还击。”
首先站出来的正是蒙毅,自家兄弟可是坚守在北疆的九原郡。
如果朝廷不重视,或者反应稍微迟一点,那么很大概率背锅的就是蒙恬了。
要知道长城军团可是只有十多万的军队。
面对着三十万的匈奴大军,哪怕坚守不出也是够呛。
毕竟匈奴骑兵可是以机动性强着称,谁知道这帮家伙从那个地方入侵大秦。
朝廷里的那些文臣,可不管你这么多。
他们只知道北方的防守由长城军团负责,一旦匈奴突破了北方的防线,那就是蒙恬的责任。
而面对着机动性能强大的匈奴,防守一方的大秦军队,总是处于被动的一方。
久守必失!
这个道理,不仅武将懂,哪怕文臣也懂。
这个时候的文臣,可不是后世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弱鸡,甚至不少文臣都是上阵杀过敌的。
甚至从素质上来说,除了那些带兵冲锋的武将之外,大部分的文臣和武将还真区分得不是那么清楚。
这也是每一个朝代建国之初的普遍现象。
“微臣赞同蒙少府的意见,区区匈奴,也敢冒犯我大秦天威。”
对于战争,但凡稍微有点气节的武将,都不会退缩。
更何况武将世家出身的王离。
渴望能够超越祖父、父亲的他,第一时间就站出来,声援了蒙毅。
“微臣请战,愿为陛下扫除匈奴蛮夷,还我大秦北疆安宁。”
看着大家都支持战争,郎官辛胜着急了,直接请战起来。
要是让那些大佬开口,哪还有自己的机会,甚至连汤都喝不上了。
“陛下,微臣认为,匈奴机动性太强,我们应该以防守为主,否则耗费太过。”
治粟内史的副手司马欣,一听这帮家伙纷纷叫嚣,赶紧出来灭火。
虽然大秦这两年日子好过了一些,但依然并不富裕。
尤其是战争这种大规模消耗资源的问题。
甚至对于大规模或者长时期的战争,后勤问题,甚至能够决定战争最后的胜负。
最典型的就是官渡之战。
曹操之所以能够战胜兵力数倍于自己的袁绍,除了双方主公的个人素养之外,就是因为曹操烧毁了袁绍的粮草辎重。
否则,数十万大军站在那里,让曹军去砍,也得累死了。
在封建社会的冷兵器时代,后勤问题是最影响士兵士气的因素。
除了某些历史节点上出现的精锐铁军,任何士兵都逃脱不了这个规律。
所以负责全国财政税收的司马欣,第一时间就习惯性地想到了后勤问题。
这是他的本职工作,和支不支持对匈奴开战没有关系。
毕竟防守消耗地要少的多。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