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蕉叶白呀!”
“怪了,昨天我也看了这里,唉!”
……
找到好料子的,是一个接近五十岁的中老年人,头发有点白,眼角满是鱼尾纹,穿着背心,肩上搭着一条毛巾。
在这个村子,他在他们大家族中排行第三,所以大家叫他三叔。
此时,他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将手中的铁锤放下。
采石一直都是个辛苦活,端砚名贵与否,最基本的条件在于砚石的石质,故采石这道工序极为重要,不可本末倒置。
而端溪名坑,自古以来都以手工开采,劳动强度大,采石技术高,故有“端石一斤,价值千金”之说。因端溪石大多不抗震,砚石开采至今仍以手工开采为主,不能以机械代替。
三叔心情非常棒,采石几十年,大半辈子,从没连续开采出蕉叶白料子的。
这一块,虽然蕉叶白的面积没有前两天的大,但二十万左右还是能卖的。
“让让!大家让让!让我朋友看看。”宋哥挤在外围喊道。
有人转过头看去,就看到了两个陌生人,眼中流露出些许警惕。跟着进来的青年作解释,才让大家释然。
三叔一听,来人有购买的欲望,整个人都热情起来。
虽然他不愁没有买家,只要把消息放出去,有人会找上门来。但很多都是行家,想要多赚点不容易。
来人年纪不大,一看就知道是小白,说不定能从他身上多赚点。
“大家让条道,远来是客呀!”三叔略带浑浊的眼睛里透露出狡黠。
胡杨朝大家双手合十,算是跟大家打招呼,也表示尊敬。
“很荣幸,能跟着宋哥进来长长见识。”接着,胡杨转向三叔:“放心!要是合适,不会让您吃亏的。”
他蹲下,翻看那块料子。
料子只能说是刚开采出来的原始石料,还带着非常多的岩石。如果是行家,接下来就是维料。
所谓维料,就是选料制璞。
开采出来的砚石并不是全部都可以作砚材,经过筛选后,再将其分等级,将有裂痕的、有瑕疵的、或烂石、石皮、顶板底板去掉,剩下“石肉”,这个过程要懂得看石,内行的维料石工能够“看穿石”,可以预测到表层看不到的石品花纹。
胡杨低着头,没有人看到他眼中的惊喜之色。
很快,他抬头问道:“三叔是吗?这块料子,您打算多少转让?”
三叔欣喜。伸出三根手指:“三十万怎么样?”
没等胡杨开口,宋哥就皱眉:“三叔,你这块明显比不上前两天那块,不是欺负我朋友吗?”
其他人也觉得宋老三有点过分,欺负人家不懂行吧?
要是普通的外地人也就罢,但这是自己村民的朋友,就有点不厚道了。
“是比不上前两天那块,所以便宜了几万。”三叔狡辩道。
“三十万,也行!”
得!胡杨都这么说,大家想要劝几句的都闭上嘴,心里只觉得来人是个冤大头。只有宋哥有点羞愧,感觉胡杨是为了不让他难做,才答应的。</div>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