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要刘敬滚,可刘敬不敢离开,要是自己也赌气离开了,那是目无太后。算是自己紧跟皇帝也好,可是皇帝就是个儿皇帝,在母亲一手包办下理政;所以得罪了太后也就是得罪了皇上,皇帝一道令下,轻者归家,重者掉头。搞不好还株连九族,刘姓也档不了死亡的召唤。忙对吕雉道:“是小臣一时糊涂,胡说了一些话,指望太后降罪!”
吕雉笑道:“你一口一个太后,你还听我的话?”
刘敬道:“我的一切都是当时皇后与皇帝给我的,如今皇后要惩罚臣子不力,自甘受罚!”
吕雉知道刘敬的磨劲,要不刘邦重用了他!他就是个耍嘴皮子的,道:“你离去吧!好好跟着干,不会亏待你的!”
刘敬这才松了一口气,辞退离开了。
刘敬是齐国人,原名娄敬。他最初是刘邦军中一个推车的兵士,在随汉军进驻洛阳以后,为刘邦办了几件大事,被刘邦封为奉春君、建信侯,并被赐姓为“刘”。
他在刘邦手下时可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虽然得到了刘邦的徐欢;可是别人眼里他就是个丢了自己家族上姓氏的一个人,对家祖而言是大不孝。常言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可是他家独子,自己姓了刘,可娄家就没有后了。在民间可以三代归宗,也就是在他孙子辈可以去姓娄的;然而他是刘邦赐的御姓,莫说三代后,就是季汉朝不亡,他家再没有回姓娄姓的希望。
他受刘邦称赞的一是刘邦要在洛阳安都,他对建都洛阳一事分析了利害,认为:洛阳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天下交通往来的中心,太平盛世可以在此称王。但是,一遇战乱就很难控制局面。现在战争刚刚停息,中央政权还不稳固,不宜在洛阳建都。而秦朝经营了几代之久的关中地区,四面都有自然险阻,而且那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便于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可以称得上是难得的地方。若是建都关中正是击中了天下之背,扼住了天下的咽喉,是巩固政权的关键地方。
刘邦手下的群臣看到这个粗衣敝履的“小人物”竟然对建都这样的国家大事如此滔滔不绝地发表意见很是不满。于是,他们纷纷进言,横加指责,在一片反对声中,只有张良一个人支持娄敬。
刘邦经过反复的利害权衡,力排众议,决定采纳娄敬的建议,建都长安。后来赐娄敬姓刘,拜为郎中,号曰“奉春君”。
二是与匈奴和亲的事情,当时驻守在马邑的韩王信反叛,投降了匈奴,还多次引匈奴兵南侵,因而对汉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打击匈奴扩张的气焰,刘邦决定统兵亲征。出兵前他依次派了十名使者去观察匈奴的动静,使者回报那里尽是些老弱病残,认为匈奴可击。为了慎重起见,刘邦派刘敬再去一次。刘敬回来报告说,情况跟他们汇报一样,只是见老弱不见得是事情,匈奴可能掩饰了他们的力量,其中必有阴谋,现在不宜发兵。
但是,刘邦没有冷静地分析情况,以为汉军已达三十余万要去打匈奴,还以扰乱军心之罪逮捕了刘敬,并把他流放到广武。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