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唐纺织

4个月前 作者: 昇记笔谈

第184章 大唐纺织

“下官还是有不少疑惑。”

蔡琏比李陌至少大了二十岁的样子,但他对李陌却是相当的恭敬。

在他眼里,李陌是能拯救襄汾之人。

几个月来,他走访过太平不下五次,刚才李陌所说的码头也好、水泥工坊也罢,新式的事务在太平如雨后春笋般的起了一大片。

这些全都是太平的摇钱树,李陌会舍得将其在襄汾全都重建一套?

何况,就算李陌肯建造,襄汾也得有人接得住。

如今的襄汾只有七百多户,不到四千的老弱妇孺,怎么能承受得住如此重的劳作。

李陌也看出了几人的顾虑,当下做了详细的解释。

水泥、砖瓦都属于基础的建材,全大唐都需要,别说再多建一座工坊,即使多建造十座、一百座,都未必满足得了全大唐的需求。

码头更是如此,只要是靠水之城皆应有码头,不是靠水的地方,也应该修建大型的邸店,方便商货集散。

襄汾主打的产业还是织造。

通过大面积的种植桑田、白叠子花,提供纺织用的原料。

有了原料,沿汾河兴建织造工坊就变得顺理成章。

至于人手,完全不用担心。

人都是受财货吸引,哪里可以赚钱,人自然会汇聚到哪里,随着襄汾各项工程的开建,人自然便会多起来。

“蔡明府,襄汾以前可有码头、纺织工坊?”李陌想了解一下襄汾之前的基础情况。

“实不相瞒,战乱之前,白某便是经营这襄汾码头的商贾。”

“文烈家经营布行。”

“只是因为战乱,人口萧条,生意惨淡。”

“再加上去岁所有的精力、钱粮都用到了救灾之上,还有太平码头的冲击,正常的经营已很难维系。”

“目前,我家的白家商号勉强还有三艘客船,三艘货船在运作。”

“文烈掌柜则是靠收购农户的丝绸布匹也勉强得以维系。”

白守业接过话题为李陌做了介绍。

从他的谈话内容,李陌听出了重点。

目前的襄汾和当初的太平没什么分别,商贾无利可图,早就迁往他处。

老白和老陈全靠码头和布行的生意支撑着全县的生计。

如果事实真像三人所说,那这两位也算得上当之无愧的义商了。

“李某想去农户家里看看,不知可否方便?”

现在的大唐以农为本,靠的就是男耕女织,尤其是在河东地区,男丁种田,女子纺织是基本固定的生产模式。

李陌最近要筹备织造工坊的设计,他对纺织机具并不了解。

需要亲眼看看当下的纺织机具到底是什么样子,才能有改进的办法。

之前,他和阎立本早就想去农户家中走访了,由于李二改造皇宫的事情给耽搁了。

今日正好借着襄汾走访,一是可以了解下大唐现有的纺织工艺,二是顺便看看襄汾的民生到底是否如眼前这三位所说。

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当然可以,只是不知李长史去农户家想看些什么?”蔡琏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李陌一介书生,对纺织不甚了解,想看看这丝绸、布匹究竟是如何加工而得。”李陌也不好明说他现在还没完全相信眼前三人。

谁知道他们是不是和襄陵的崔泉一样,狼狈为奸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