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林这边动作不断,佐佐木那边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那两个化妆成拾粪农民的特务回去之后,佐佐木觉得这个办法还可以继续,于是这些侦缉队的特务们一拨又一拨被派了出去。
现在是冬季,在这个农闲季节里,农民一般没什么大事。“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在这个季节很多农民背个粪筐拾粪,那是再正常不过了,因此这些人基本上都混进桑榆镇侦察了一遍。
这些人回来以后报告的情况大同小异,唯一有些变化的就是和八中队驻扎在一起的那支骑兵部队,这支骑兵部队的人数常常不确定。
董昭的骑兵连本来就不满员,他还要抽出一部分人每天轮流外出警戒,另外还要组织人员给商队护商,因此常驻在桑榆镇的也就是管理粮草辎重的人以及轮换下来休整的骑兵们,满打满算也就一个排多点人吗。
对于这支骑兵部队,佐佐木一开始还真的非常重视,他一直让特务们紧盯着这些人。后来听陆陆续续回来的特务们报告说,桑榆镇的这些骑兵每天除了休息之外,那就是骑在一条前后扎了扫帚的长凳子上练马刀,佐佐木笑了。
按照李青林的设想,董昭的骑兵中队不能是传统的骑兵,而应该建设成一支骑在马上的步兵部队。李青林的命令自然得不折不扣的执行,董昭东拼西凑出七十多匹骡子和马,经过这一段时间的遛马、压背、吊马头的训练之后,骡马终于基本能达到战马的水平,骑手和乘骑之间也越来越默契,董昭终于终于建成了一支李青林所设想的骑在马上的步兵部队。
骑兵中队的董昭和于得水都是曾经在东北军骑兵部队干过,在他们心目中,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在擂鼓般的马蹄声中,一群骑兵挥舞着雪亮的马刀冲杀而至,马刀挥处,敌人热血飞溅、身首异处,这才是他们所向往的骑兵。因此,在基本完成李青林的要求之后,二人开始对手中的骑兵进行刀术训练。
董昭手里只有李青林他们在归德附近打鬼子骑兵小队缴获的三十几把马刀,于得水手里也有从黄宇宙第三师带过来的十几把马刀,要想让所有人都配上马刀,要么花钱到外边去买,要么就在本地找铁匠打造。马刀不比菜刀,对样式、重量、刚性和柔韧性都有特别的要求,因此手工打造起来特别麻烦,董昭他们为了不耽误骑兵刀术训练,于是就让大家轮流使用马刀,因此特务们每次只能看到一小部分骑兵在桑榆镇。
至于为什么要骑在长板凳上练刀,并且还要在长凳的两头扎上扫帚,这完全是为了模拟骑兵骑在战马上的实际情况。当士兵们骑在板凳上熟练地挥刀劈杀,并且不会砍到两头的扫帚,那他骑上战马去挥刀劈杀敌人时才不会砍到自己战马的耳朵或者马屁股。
佐佐木曾经在关东军骑兵部队服役过,他自然知道桑榆镇的所谓骑兵是连马刀都还不会使的样子货,这些士兵要成为一支名副其实的骑兵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自认为已经打探到桑榆镇驻军实力的佐佐木立刻召集近藤和警备队长松井,准备商量讨伐桑榆镇的事宜。
警备队长松井中尉本来在常备师团服役,因为在台儿庄会战中负伤,伤愈后被调到警备队担任队长。
警备队一般都驻扎在较为繁华的城镇,本来只需要担负起维护本地治安的责任,并没有什么作战任务,警备队长一职算是一个很清闲的植物,算是上级对受伤的松井一种奖赏。
可松井一直认为,即使是受伤的士兵也应该为天皇流尽最后一滴血,因此他一直渴望着战斗。当佐佐木一提出组成讨伐队,对桑榆镇的重庆军进行讨伐时,立即就得到了松井的极力支持,他甚至提出马上就出兵,也不需要皇协军的协助,仅凭警备队一家就可以将讨厌的重庆军消灭干净。
近藤虽然也很渴望胜利,但是他还是比较冷静,他提出这次讨伐不仅需要皇协军的帮助,而且光凭警备队一个小队的力量还不够,还需要向水治的步兵中队调人增援。为了能借到人,近藤还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要求步兵协助寻找失踪的那三名日军士兵。
松井听罢大光其火,认为近藤的提议是对皇军警备队的一种侮辱。
按照大本营对前期作战中日之间伤亡人数的对比,双方的比例为七比一,而松井指挥的警备队也是大日本皇军,人人可以以一当十,对付人数这么少的重庆军,根本就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但是近藤坚持认为,警备队没有重武器,如果仅凭警备队的力量去讨伐,最大的可能就是和敌人打成平手。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