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百二十八章 君主便要有威严
刘健致仕产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首先在在做的大臣身上便立刻产生了一丝之前不曾有过的畏惧之感,在大明这二十年里,由于孝宗的仁慈所以在往常孝宗很少处置大臣,有时候即便是有一些大臣犯了事孝宗也会饶恕他们,这样让孝宗得到了一个好名声,毕竟大臣们最喜欢的就是像孝宗这样的君主了,在这样的人下面当官有安全感。
不过孝宗不曾注意到的一点就是在大臣们赞扬孝宗的同时,他们眼中对于君主以及皇室的畏惧确实越来越弱了。这对于孝宗以、朱厚照及皇室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毕竟现在还是封建社会的明朝,皇室维持统治的必要手段就是维持皇室的威严,作为皇帝首先必须要让大臣们心有畏惧。古往今来真正名传千古世人皆知的君主哪一个是善与之辈。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汉宣帝、汉光武帝、曹操、杨坚、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明太祖、明成祖等等,从古代到孝宗时期为止最出名、最被赞扬的君主也就是这几位。但是这几位却有哪一位是善与之辈。不管他们表现得多么英明,死在他们手上的大臣都不计可数。即便是最被人们称赞的唐太宗在玄武门之变杀了多少人,之后又处置了多少支持自己哥哥的大臣。魏征那是命好,不过其他的人就没他那么命好了。而在之后唐太宗也没少杀人。至于汉武帝、明成祖就更不用说了。
对于君主来说要想有所作为首先一点就是必须要能够完全掌握朝政,就是像孝宗这样的都不行,孝宗一生之中根本就没有像秦始皇、汉武帝他们那样完全掌握过朝政,很多时候孝宗都是必须听从大臣的意见的。
而君主要想掌握朝政必须要做到的就是让大臣们畏惧你。一般能够成为明君的君主在见识以及对朝政的处理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君主和大臣处的位置不同,所以也就决定了他们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可能不同,如果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某件事情,但是大臣们的看法却和你不同,就像汉武帝北伐匈奴一样,当初大臣们大都是反对的,毕竟被匈奴压着打了那么长的时间了当时的大臣们已经畏惧了匈奴了,他们是十分的不看好和匈奴开战的前景。
这个时候如果是一位一般的君主便很有可能最后屈服于大臣了,你掌握不了朝政就只能按照大臣们的意思行事,但是唯独汉武帝这样的君主却可以坚持北伐。因为大臣们畏惧汉武帝,即便是心里反对但是明面上也不敢说出来。试想一下如果当初汉武帝没有北伐匈奴那现在的中国会是一个什么的情况?
大臣和君主天生便是对立的。大臣们在心里就不害怕你,试想到时候大臣们如何会听你的话,哪个人没有一点私心啊,一旦你实行的某项政策触犯到某位大臣的利益了,到时候人家绝对联合一帮子人去反对你,这个时候你如何做,大臣们都不怕你,你除了最后屈服还有什么可做的。所以想要有所作为的君主一定要让大臣们畏惧你,这样即便是他们在心里反对你他们也没有胆量说出来,因为他们怕你。
一般能够让大臣们畏惧的君主都能够完全的掌握朝政,就像当年成祖,谁敢说个不字。而当你掌握朝政之后你便可以依照着自己的方法来实行你实现想好的政策了。
对于朱厚照来说现在的他最缺少的便是在朝堂之上的威信。最起码朱厚照在朝堂之上那些大臣们的眼里绝对是毛头小子的角色。即便他打了几场胜仗了,即便他在地方上杀了那么多的人了,处置了那么多的官吏了, 朝堂之上的人还是绝对不怕他。朝堂,是整个大明最特殊的战场,你在外面不管多威风,在这里就是没人怕你,因为这里有它独特的行事方式。
而这也是朱厚照一直坚持要弄掉刘健的根本原因。当然如果以后有可能的话朱厚照还是会重新重用他的,毕竟论起威望、能力、忠心以及对国家的熟悉在大臣里面没人比得上刘健。只不过那个时候再用他的时候朱厚照就已经完全控制了大明了。
现在,当确定刘健已经致仕了之后,不管是谢迁、李东阳还是马文升、刘大夏他们在心地里面都突然生出了一丝的寒意,“看来以后不能像以前那样了。”在心里所有人想着。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