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梅过去一直觉得,是这个世界亏欠了她。
她在二十不到时就嫁给了冯彩她爹,最初的几年,冯家穷的厉害;她嫁进来时,甚至都没有摆一桌一席,仅仅是一杯交杯、三拜天地,就交付了此生。
孙文梅还记得,她嫁去的那天夜里,星光很好,却没有月亮。天空显得冰冷的可怕。
她就这样,将自己、还有那曾经对未来所有的美好渴望,一起交付给了那个男人——一个也许可以说是完全陌生的男人。
孙文梅娘家孩子多,她又是个女孩,既不是长子、又不是幺儿的,可谓爹不疼、娘不爱的,那时将她嫁过去,也不过是贪图了那一份完全称不上厚实的彩礼,还有冯家还算清贵的家世。
冯家世代读书人,书香门第,据说祖上还有不少做官的,最出众的一个先祖还做到了什么“将作少府”,可谓出生清贵,常人不可比拟。虽然到了这一代已经几乎不剩什么了那些祖先们的英勇事迹也不过只存在于儿时老人们的床边故事里,但毕竟底子摆在那,在那个封闭的小村庄里,也是一高高在上的人物。
穷是穷了点,可是女儿家生来就是要吃苦的,出嫁这种事,自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说不得反对。虽然村里人都说,她的父母当初急的将她嫁出去是为了今后少出一人的口粮,顺便换得几份存钱好给她也是正直婚龄的幼弟攒个媳妇本,但她从未怪过他们。
真的,当那天新婚夜里看到冯彩他爹的时候,她就认了,这辈子,她孙文梅生是他冯家的人,死也是她冯家的鬼,绝不生二心。
她还记得,那时她第一次见他时,那个看起来也不过二十出头的青年因为结婚的缘故,换上了一身暗红色底子的棉料长衫,那眉间似剑,眼神却因为羞涩而显得分外柔和,白白净净的一个青年,身上还带着点也许是祖上传下来的书卷气,那一声“梅子”,就叫的她心甘情愿的做了他的娘子。
老人说一拜天、二拜地、三来夫妻对拜,便可拜得今生眉与案齐。
最初的那几年确实很好,浇水锄天、灯下缝衣,偶尔的相对映眉一笑,便能让她心甘情愿的将这粗茶淡饭的苦日子继续过下去。
可是一切的美好都会在某一瞬间戛然而止,让人完全猝不及防,前一秒还沉浸在那人轻许的那一生里,下一秒,残酷的现实便将今生的苦难明明白白的摆在了你眼前,让你避无可避。
那时他们成亲已有三载,却还无所出。
那时的人们都还封建迷信着,思维里亦有着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是农村,哪怕那时新中国的风气已经开始吹遍祖国大江南北,但在这小村庄里,人们却还闭塞的厉害。
他们仍固执的坚信着——若两人成婚多年而不得出,问题一定是出在女方那里。
她原本就没有娘家关怀,那时成亲,更是几乎没有半点随身嫁妆,婆家那些人早就看她不顺眼,如此一来更甚,各种风言风语、冷嘲热讽都扑面而来,好像是她干了什么天怒人怨、不容于世的大事、恶事,才让这冯家的几代单传生生的断在了这里。
可是她能有什么办法呢?她药也吃了、佛也拜了,再苦再腥的汤药她都能硬忍着吃下去,可是却就是无法对自己丈夫每日越来越清晰的叹息声无动于衷。
可是她能怎么样呢?
——她根本无计可施,只能更尽兴尽力的去对他好。她为他洗衣做饭,为他量体裁衣,为他揉腰捶腿,甚至连地里的活,她也努力的帮他去做。他在家里,不用洗一碗一碟,不用扫一寸一分,都由她来。
甚至当后来那场全国性的灾难发生之时,他被全村批判,那么多人劝她离开他,她却还是死心塌地的跟着他。
这般忠贞不渝,即使无所出,她也不负他多少了吧?
那为什么……他要那么对她?
孙文梅到现在都记得,那时冬寒,她坐在门口等他。他映着零零落落的小雪归家,手里却还牵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
那女孩皮肤雪白、发色浓黑,明明才那般小小年龄,长发却已及至腰间。她抬眼看她的时候,她只觉得整个人都像是坠入了冰窟。
并不如何出众的相貌——那些女人说的是真的,冯彩小时候长的毫不出众,若单论五官的精巧程度,她甚至还比不上孙文梅小时候。但她却自有着一股别样的气质——那种书香门第的气质。她站在那里看她,那么小小的一个人,却偏偏让她像是看到了评戏里大家闺秀的模样。
文弱芊芊、柳夭艳影,那是她夫家世代相处的只有冯氏子弟才有的读书人特有的气质。
可是她呢?
孙文梅将一双经过多年劳作已经分外粗糙的手在身上围着的围裙上擦了擦,抬起眼,像是等着与她相伴了那么多年、曾许永不相负的丈夫给她一个交代。
男人却只是偏了偏头,像是有些局促的用比平时快上许多的语速说道:“这是我在路边捡到的……嗝,你今后就好好养着吧,反正,反正你也生不出。”
“我知道了。”许久以后,孙文梅才听到自己这么说。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