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唐朝本来打算第二天进府侍候那块假宝玉的,哪想到一夜过去,她竟然急火攻心,就那么倒了下去。
当家的男人失踪了,生死不明。主妇又病了。在外人看来,仿佛这个家都要散了一般。
也幸好李漱长大了,带着李决将这个家撑了起来。请医问药,又托人出去问情况。家里又有张云姬带着唐婆子一边照顾病了的唐朝,一边照顾李凝。
小小的李凝,仿佛一夜之间也长大了一般。每每看到李凝要哭不敢哭的样子,唐朝都有一种心都要被她揉碎的感觉。
这几天,夜深人静的时候,唐朝才敢放任自己痛哭出声。只是想到上了年纪便有些浅眠的唐朝子,唐朝便只能捂着嘴,将被盖过头,咬着枕巾压抑的哭着。
都说悔叫夫婿觅封候。可那时夫婿也是活着的呀。现在的唐朝却是满心的后悔,都怪自己贪便宜,若不如此,他们家有房子有地的,便是出府种地去,也不会就此一去不归。
现在好了,她男人就这么丢了。
她悔,她恨。恨太子,恨把自己儿子当鹰熬的皇帝老混蛋,也恨贾家一起跟着出去的下人,竟丢下她们家的呆子自己逃跑。而最恨的还是自己。
她是喜欢到处走走看看的。她出不去,竟然每次府里有要出去的活时,都愿意让她们家的呆子去。
她后悔,为什么就不能想想这个时代,跟本不像现代那么太平呢,就算是在现代,出个门还容易碰到恐怖分子呢。
将李狗蛋装私房钱的小匣子抱在怀里。里面不过几个铜板,和一两左右的两三块碎银子。这些便是这些年她给李狗蛋的零花钱。李狗蛋在时,总会拿着这钱给她买些小零嘴回来。或是看到哪个头花好,也会上去买上两只。
还记得有一次他给自己买了一块绣花的帕子,让自己好一顿说。那料子,那绣花,哪里值那些钱了。可现在,便是那样的日子,以后也不会有了。
若是早知道分别来的这么早,她一定会对待她家的呆子很好的。
一定会很好很好的。
屋中压抑的哭声,让站在门外的唐婆子哭的更是不能自己。她姑娘的命怎么这么命苦呀。现在外面的那些缺德的人,不但说自己上辈子没积德,年纪轻轻便守了寡,没想到姑娘也是如此,现在那些人话里话外的,都在说她的外孙女也是个福薄的。
这些话,姑娘病着,她哪敢告诉她。可心里也是真的苦呀。眼看着孩子们都大了。这个家里过得越来越好了。可她的那个傻女婿怎么就没了呢。
屋里唐朝压抑的哭着,断断续续的声音传出来,让人心里也跟着抽痛。门外的唐婆子,默默的流着泪,短短几日,头发都白了不少。而站在唐婆子屋门口的张云姬,也拿着帕子,咬着唇静静地哭着。
来的这几天,她是看出来她这位被亲姑姑托付的未来大嫂是个什么样性情的人了。开朗,爱笑。风趣健谈。对她也是真心的好。
福无从至,祸不单行。太子谋反,生生毁了多少家庭,又有多少人幸福梦碎。
此时的张云姬不知道是祈求尽快有个消息,还是什么了。就连她都觉得没有消息算是最好的消息。不然逢此乱地,生还无望。
一来二去,直到贾宝玉满月都过去了,唐朝才算好利索。
因为这个家,悲伤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她还有老娘要奉养,还有三个孩子要抚养。这个时候,若是她倒下去了,这个家要如何呢?
指望李漱吗?
不,救急不救穷。李漱眼看着就大了,回头无论是科举还是成亲,都会组成新的家庭。她没办法成为别人家的附属存在。
她的骄傲也不允许让她带着自己的家人去依赖别人。
所以进府当差,便是一条出路。就算将来不容于新太太,想来老太太和大太太也会看着这么多年的情份上,也会给她一个体面的活计。
唉,唐朝此时想到原著中成为府中唯二的男丁,又是含玉出生的宝玉,母亲又是当家的主母,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贾宝玉,做为他的奶娘,福利待遇绝对是嗷嗷高的。
可现在呢,府中光是嫡出男丁就有五个,贾宝玉此时虽然是最小的,但却是排行老五。府中仍然是长房当家,母亲此时也去了。这样的一位主子,自身前景都可忧了,何况侍候他的下人了。
犹然一种‘生不逢时’的感慨自心底升了上来。
......
将家中一切拜托给了张云姬小姑娘,唐朝便拎着个包袱进府了。
因为王氏逝去未满百天,前几天宝玉的满月也是没有大办的。不但如此,估计百天和周岁可能也会减略。
唐朝进府唯二放不下的便是李凝和唐净。一个正是需要教导的年纪,一个才是几个月的娃娃。
李漱和李决日常都是在府中的小书房中度过的。而唐婆子也在府中当差,这么一来,家里便真的只能指望张云姬这位孩子们将来的二婶了。
唐朝是个有小心思的,知道自己的金手指可以帮自己一把。所以这两天偷偷地做了些手脚。至少这些手脚,会让她在府中安心一些。
至于什么手脚,怪难为情的,不提也罢了。
进了府,先是打听了一下各位女眷现在何处,在知道这会儿都在史氏处后,便径直去了史氏院中。
经过数日的休养,张氏的病也已经好了,人虽然还有些精神不济的样子,但出来走动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了。
尤其是在一日晚饭后,史氏以贾瑚媳妇水氏年轻为由,将家庙铁槛寺一应大小事宜,仍是托给张氏打理。
水氏低头一寻思,便知其中究竟。也不觉得此事打脸,仍是笑意盈盈的。倒是张氏,先是一怔,然后眼中似有水意的看了史氏一眼,轻轻地点了点头,然后将头转到另一侧。
婆婆将家庙交给自己,是想着方便自己,以及让张家先人也得一份香火供奉。这份恩情,张氏这辈子都记得劳劳的。
婆婆如此通情达理,她若是有一点做不好,她都害怕上天也不会容得下她。
也是因此,张氏病愈后,对史氏更加的殷勤。
83书屋:(www.83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