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十七章:一念之差(四)

2023-11-04 作者: 东风浩然

除了多了一些难民外,独山湖与微山湖以东区域与往年没多大两样。而在日军即将南下的当口,韩复榘及其麾下正忙着谋划如何逃路,也没人会去关心那些开垦土地的民工和难民。

“多亏先生和明远的谋划,护卫军才能有眼下这番气象。”谷海川感慨道,“我们现在能动用的兵力可比明远榆林战区的都要多。可一定要打出个样子来才能不辜负先生他们的一片心意!”

“打小鬼子,我们护卫军用不着动员!等掌握了大半个山东,我们还要进一步发展壮大,非把小鬼子当年在山东欠下的血债从他们身上找补回来不可!”杜义山咬牙切齿地恨恨说道,“我爹娘的仇可至今没报呢!”

在1918年的时候,沂水县大水成灾,杜义山随同父母到胶县、青岛逃难。杜义山的母亲有病在身,他父亲在码头找了个扛包的活计养家糊口,而当时年仅11岁的他则沿街乞讨。码头扛包是重体力活,不但要有好身体,这吃食上也亏不得。可杜父一边要照料生病的妻子,一边还要拉扯半大小子的杜义山,这油水上可就保证不了,在扛包时难免会出现力气不济的情况。

在一次为日本船装卸时,几个小鬼子看杜父脚下迟钝,以为其是在偷懒耍滑,不由分说上去便用枪托砸!正背着一百多斤麻包的杜父当即被打倒在地,又被所背重物撞击造成重伤,没等几个工友将他抬回住处,便就此撒手而去。

杜母本来有病,又遭此噩耗,也很快离世。剩下杜义山孤苦无依,只能靠乞讨为生。在当年冬天他因冻饿倒在路边时,被李桐生所救。这才使他活了下来,并在赵振中等人的帮助下有了今天的成就。

在36年初结束新疆战事后,杜义山就进入西北军政大学与谷海川等人一起学习。原本在今年入夏西北和沂蒙间人员对流名单里是没有杜义山的,但在抗战爆发后,他却死缠硬磨非要赵振中同意其回沂蒙,为的就是在家乡向小鬼子讨还血债!

“义山,血债肯定是要血还的!但你可是我军重要指挥人员,关系重大,可不能被仇恨蒙蔽了眼睛!”刘成山过去拍了拍杜义山的肩膀,提醒道,“护卫军的弟兄们和小鬼子有仇的可不在少数,你可要保持头脑清醒,给大家做个表率!当然,明远那边对施放毒气的小鬼子不受降,我们也可对在山东作恶的小鬼子不受降!”

护卫军的中、前期人员绝大多数来自山东各地受灾后的孤儿,现在已基本成为西北和沂蒙连以上各级指挥人员。这些人当年的遭遇固然有天灾的原因,可也离不开人祸。

在人祸当中,国内军阀和地主恶霸作恶时,多多少少还能有点顾忌,可日本人在山东那绝对是肆行无忌!从14年到22年占据着青岛和胶济铁路沿线,大肆倾销商品和毒品,加上28年制造济南惨案,小鬼子在诸多人祸中绝对是占了头一份!

有或这或那的历史恩怨在,护卫军、人民军说是与日军仇深似海也不为过。而这种仇恨比九?一八之后东北军有日军之间的仇恨要早得多!

“老刘,你放心,我不会乱来的!”杜义山深吸口气,强自控制自己,不让眼泪流下,“先生可和我说了,我们将来还要打到东京,公审天皇。我可还等着这一天呢!”

眼见气氛有些沉重,参谋长孙观涛转移话题道:“胶东和高徐公路以东区域,在最近10天内应该不会遭受日军攻击。可胶济线方向上,一旦日军过河而谷良民22师又逃离的话,那我军前出部队可就要直面日军攻击了。你们说韩复榘在知道我军明天的亮相后,会不会提早跑路?”

“义山,你这两天可都在和李树春打交道,你觉得他跑路的可能大不大?”刘成山明白了孙观涛的意思,借机问道。

“我觉得跑路的可能还是挺大的。”杜义山也清楚几位同袍的心意,平静下情绪后又分析道,“今天李树春愿提供各种便利让我军尽早出兵,可就是没提我军该如何与22师联系。保不齐等我们出现在张店、长山、麻大泊等地,谷良民得知消息后,会溜得更快!”

20日傍晚,提前赶到莒县的第三集团军参谋处张守经上校和郭凤瑞中校,在迎接到由沂水开赴胶东和高徐公路以东区域的护卫军后,大失所望。

护卫军确实装备不错,若打内战在国内也算得上一号。可他们只有轻重枪械和一些迫击炮,连75火炮也没有,辎重运输也全靠马车。这样的部队又怎能应付小鬼子的飞机、大炮?

“于先生,贵军这样能顶得住日军重火力吗?”张守经忍不住问道,“我听说贵军有重炮,怎么没见用啊?”

带队奔赴胶东的二师副师长于靖阳笑道:“我们出兵抗日可也不能把老窝丢了吧?总要留下点看家的硬家伙!再说,胶东不是还没出现小鬼子么?就是真来了,凭我们一万来人也足可和他们周旋上一些时候!当然,若是第三集团军的弟兄们有重炮用不完,想支援我们一些的话,我们也热烈欢迎啊!”

张守经差点没噎着!韩复榘一怒之下从黄河北岸撤兵,不就是因为老蒋把重炮旅给调走了吗?若第三集团军有足够重炮,又哪里用得着瞧老蒋脸色?还用不完支援护卫军?这简直是天大笑话!

“咳,咳,于先生说笑了,我军也没有重炮啊!”张守经苦笑一声后,又问道,“没有重炮,那不知贵军准备如何对海防御?”

“就是有重炮,我们也拼不过小鬼子的舰炮。我们对付不了海里的小鬼子,可小鬼子若上了岸,我们一准给他们好看!”于靖阳自信地说道,“这就叫扬长避短!”

护卫军出兵的有关情况当夜就被张、郭两人电告到韩复榘处。

“留着重炮看家?岸上的日军重炮也不少!有这帮山大王受的!”韩复榘哼了一声后,又叹道,“这护卫军看来也靠不住啊。还是让敬轩做好撤退准备吧!”

“总司令,第三集团军有守土之责,这要是不在黄河边打上一仗,恐怕对各方都交代不过去啊!”李树春提醒道,“22师要是往南一撤,可会让张店、长山等地的护卫军见着。万一他们不让路怎么办?”

力战不敌后撤和不战而退,这之间的区别可大了!若韩复榘不战而退,不说老蒋的刁难,就是第三集团军内部也会出现不同意见!韩复榘主掌山东8年,第三集团军基层官兵大多是山东人,若让官兵们背弃家乡父老不战而退,这今后还有多少人愿意跟韩某人走可就是个问题了。

“那就不经长山和周村,让22师从蒲台经青城、邹平、章丘,在龙山乘火车到济南,然后再继续南下!至于要打的仗,我们都在黄河北岸打完了!”韩复榘是打定了避战以保存实力的念头。

一念之差,韩复榘今后的命运已基本注定。尽管其后来的结局要比原本历史上好许多,可对一个久掌权柄、杀伐由心的人来说,失去权力后,剩下的也就是熬日子了。

在后来的岁月里,韩复榘也不止一次地感叹道:“唉……悔不当初啊!”</div>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