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九章:战后乱局(三)

2023-11-04 作者: 东风浩然

“灾民、难民,我也想解决。可眼下这个状况,我哪有那个财力、物力来解决?”

“山东向来富庶,青岛等地这次又没有遭受战火,总指挥不妨派人去募集钱粮以赈济民众。”李树春建议道,“哪怕我们力有未逮,可这个救助民众的姿态我们是要向社会公众表达清楚的。这也有利于我们省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展。”

“荫轩你说的有道理。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们民政厅负责办理。”韩复榘发泄一通之后,也冷静了下来,又想起一事,问道:“荫轩,你说我们有没有可能把护卫军拉到我们这边来?”

“这,我可说不好。”李树春思索着说道,“我上次和阮绍文一起去护卫军控制的莱芜,沿途所见,感觉那里的民众是真心拥护护卫军。而且从了解的情况看,护卫军也确实是兵强马壮。上下一心,不假外求,就怕他们不愿意接受我们的对其领导啊。不过,若是我们退一步,与他们谋求一定程度合作的话,倒未必不可行。只是我们要好好合计一下,看合作对我们双方都有那些益处,找到能打动他们的地方才行。”

“看来这护卫军也救不了急。我们还是要靠自己解决问题。”韩复榘有些失望,随即便决定道,“那就先把我们控制地面上的土匪清剿干净再说。”

与山东境内势力众多,土匪遍地,韩复榘兵力不足不同,山西境内的兵力是太多了。中原大战前,阎锡山的晋绥军扩充到了10个军30多万的兵力,现在虽说津浦路一线损失不少,可徐永昌却把陇海线上的晋绥军基本上都给带回来了,晋绥军现存的兵力加上宋哲元等人带领的西北军残部以及庞炳勋等小军阀跟随撤到山西的人马,山西省内的总兵力高达30多万。这么多的兵力根本不是大战之后,囊贫如洗的山西所能负担得起的。

大战之时,阎锡山曾提前征收全年的田赋,想尽办法寅吃卯粮,透支山西的财力、物力,战败后,阎锡山在出走前,又把山西省银行仅存的500多万大洋提走200万,除了给每个军长发了两万大洋外,其他的180多万大洋全被阎锡山带走以供自家花费。至于那剩下的300万左右资金,阎锡山让负责善后的徐永昌支派使用。可300万大洋要支撑30万部队的日常消耗以及山西全省政府机构的正常开支是远远不够的,更别说山西省政府已经欠债累累。只是,阎老西是不管这些的,在交代完事务后,便甩手离开了太原。

按照后世的说法,山西省政府早够破产条件了。由于大战把山西省内的物资消耗一空,财力、物力透支严重,省政府又无力振兴,山西境内流通的5、6千万的晋钞最终竟跌到不值200万,加上还有即将到期的3000万金融公债,山西省千万左右的人口,竟平均每人要担负8、9元之多。这8、9元可不是眼下近乎废纸的晋钞,而是实打实的大洋!在当时,一块大洋可以买16斤大米,或者5斤左右的好猪肉。每人负担8、9块大洋,对于家境殷实的并不算什么,可对于土里刨食的农民来说,一家4口人的话,那就要30多块大洋,需要4、5年的收成才能填补上,这还需要风调雨顺的年景照应。

对于经济上的危局,山西省主席商震和晋绥警备总司令徐永昌都一筹莫展,一时想不出救急的好办法,只能将希望放在中央政府和负责战后北方事宜的张学良身上。

在阎锡山离开太原后,晋绥军中却又出现了不安因素。徐永昌的老部下,原国民三军中的一些将领鼓动徐永昌自立门户。在遭到徐的拒绝后,又与徐的幕僚互通声气,要徐另立总部。只是徐永昌却坚决不同意,他认为,现在晋钞跌的厉害,薪饷却仍是原数,现在军政官员的情况也如同灾民,正是大家受苦的时候,万不能在别人办丧事的时候,自己等人却办喜事。由于徐永昌的坚持,晋绥军中的这股不安因素才得以平息下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徐永昌刚把晋绥军内的不安因素安抚下去,南京政府派驻山西的国民党党部却又大肆通缉、开除阎锡山的骨干分子。同时,山西的一些知识分子也在筹备成立组织,以揭发阎锡山的罪行,并准备派代表向南京、北平两地请愿。

就在商震、徐永昌等人为山西内的境况感到力不从心、焦头烂额的时候,11月初,朱庆澜却偕同赵振中等人到阳曲拜见商、徐二人。徐永昌听说朱、赵联袂来见,不由得大喜道:“这下总算能有法子应付眼下的窘困了。”</div>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