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

2023-11-04 作者: 青史尽成灰

李善长急得抠脚……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你说让他拿出跟张希孟差不多的丝绸宝钞,他也能拿得出来。

而且同样不是贪污的,毕竟老李的儿子还在岭南,能够弄到些外快。

但是这钱和张希孟不一样,远不如人家稿费来的光明正大。

老李处在了捐与不捐的叠加状态……至于其他重臣,朱升不用说了,他是个穷鬼,只是靠着俸禄过日子,多余的钱也都买了书。

但是也有那么些有钱的,大家伙都摸不清楚,到底要怎么办才好。他们全都冒汗了。

张希孟的举动,属于打破了大家伙的平衡,你自己玩突然袭击,不告诉大家伙,你想怎么样?

还要不要混了?

这也就是张希孟,换成别人,就等着被大家伙排挤吧!

有的是小鞋给你穿。

只可惜,碰到了张希孟,尴尬的就变成他们了……好像,不对!还有个人,神色也有些尴尬,那就是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

他也没想到,张希孟一口气捐出来这么多。

咱只是让你意思一下,出点血就行,用不着掏空家底儿……而且你也知道,咱宫里也不宽裕。

“张先生,咱记得你的俸禄也不高,家里还有孩子要养,拿出这么多,不会影响生活吗?”

“不会!”

张希孟笑道:“陛下,其实臣过去一直疏于打理,臣刚刚才发现,名下的稿费有那么一点点多!臣除了捐赠西征将士之外,还打算拿出一些,给贫困学子捐赠教材。毕竟臣这些钱,多数都从书稿上来,取之于学生,还之于学生,也算是理所当然了。其余同僚怕是没有这个便利,也就不用跟臣一样了。”

听到这句话,大家伙简直如蒙大赦,还算你张相公有点良心,没有拉着大家伙一起下水。

李善长也松了口气,他只是把三十匹丝绸,提高到了五十匹,加了一些,有没有加太多,也算是咱老李的一份心意了。

其余诸臣,也大多如此。

这一下子,压力落到了朱元璋身上。

没错,别人都可以这样,唯独他不行啊!

身为天子,你都没有臣下捐赠得多,还有什么脸面?没办法,朱元璋只能咬着牙,来了个超级加倍。

别看朱元璋富有四海,可他能动的钱很少。每年宫里的花销,也都有严格限制。这还不是户部掐着,不愿意孝敬陛下。

而是朱元璋的自我要求,他不想胡乱花钱。

一旦开了恶例就不好了。

没有法子,老朱只能求马皇后帮忙,从她的私人产业拿出一点钱,算是把这个窟窿堵上。

这一次就这样了,如果下一次再来,朱元璋突然有种很不好的感觉……哪怕是天子,论起烧钱,好像也烧不过张希孟!

每年皇宫开销那么多,扣除后妃皇子的支出,能给老朱随便支用的钱,绝对不多。每到年节,宫里还有各种庆典要办,哪一次都要花费不菲。

可张希孟呢,他没啥花销不说,还每年进钱,从现在算起,每年十几万贯是跑不了,等宋史,元史,还有那些通行本历史读物发行出来,张希孟的收入还会暴涨。

尤其是字典一类的工具书,凡是读书人,人手一本。

那是多大的销售量?

张希孟一年赚几十万贯,也不是不可能。

真的那样,朱元璋掂量一下自己的荷包,算了吧,咱服了!

“身为朝臣,表达心意,理所当然。但这种事情,到底是尽心尽力就好,不必攀比数目,有条件的……愿意多捐赠,自然是好事。其余诸臣,量力而行,量力而行就好!”

张希孟的财富,都让老朱退避三舍了。

没办法,咱就是这么强悍!

经过了这一番努力,一共搜集了三万六千匹丝绸,送到了冯国胜的手里,随着他一起出发的,还有多达三千五百名女兵。

另外还有超过六千名女兵,在沿途等待,要一起加入这个队伍,共同向凉州前进。

招募女兵的时候,不免奇怪的议论。捐赠丝绸,也出现了一些小插曲……但是决定全力以赴,收复故土,却是大明的国家意志。

当一个新生的大国,彻彻底底动员起来,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

冯国胜在临行之前,又来了国史纪念馆,看望兄长,和画像聊了一阵,然后冯国胜毅然出发。

在教军场,数千名女兵,穿着明军特有的鲜红战袄,英姿飒爽,整齐排列。

这是一支前所未有的兵马,她们虽然在寻常人看来,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

可事实上她们几乎都读过书,接受过三到五年的教育。

读书识字,她们还学了卫生条例,懂得紧急救护。

她们还会种种本事,天文历法,算学经商……方方面面,无所不有,此去凉州,她们可不是成为谁的附属品,也不是单纯去和将士组成家庭,扎下根基。

她们也是一群战士,是去改变凉州面貌,教会凉州女子,像京城一般梳头的战士!

所以在她们的队伍前面,也有一杆军旗,迎风飘扬。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