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书屋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纵连横(下)

2021-09-07 作者: 高月

不过就在这时,他的盟友也出现,军师刘思古主动拜访了他,并含蓄表示,愿意帮他对付刘家的压力,欣喜万分的肖万鼎立刻在太白酒楼摆宴回请刘思古,一来二去,他们便熟悉起来,肖万鼎的腰杆也渐渐变硬了。

肖万鼎的郡王府,就是从前张光晟的府宅,张光晟死后,在刘思古的再三求情下,朱泚饶了张光晟的两个儿子,准许他们携带老母运送父亲灵柩回陈州宛丘县安葬,张光晟在那边有一座庄园,至于他们在洛阳的府宅也就被没收入官了。

现在这座府宅赏给肖万鼎作为荥阳郡王府,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谁知道这座当年武三思的府宅数年后又会归何人?

入夜,肖万鼎的郡王府来了一位贵客,从皇宫里来的内侍监王献忠,王献忠在内宫负责替朱泚批阅奏折,权倾朝野,被称为内相,被朝廷百官呼为献公,有点像当年高力士的角色。

王献忠原本只是长安兴庆宫的一名普通宦官,朱泚篡位前住在兴庆宫内,因为王献忠粗通笔墨,字写得不错,便成为朱泚的笔墨宦官,一直跟随在朱泚身边。

从长安来到洛阳,他成为大内总管,对朱泚忠心耿耿,又很会做事,深得朱泚的信任,权力也越来越大,在某种程度上,他是在替朱泚行使帝王之权,像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命,基本上都是他说了算。

肖万鼎把王献忠请入内堂,又让侍女上茶。

王献忠笑眯眯道:“咱家这次来,是奉天子口谕来和大将军通个气,要恭喜大将军了!”

肖万鼎颤声问道:“喜从何来?”

“圣上初步考虑,决定册立肖淑妃为皇后,这可是大事,圣上自从二十年前结发妻子去世后,便再也没有续弦,建立了王朝,正宫皇后之位也一直空着,现在他年近花甲,终于决定立皇后了,这可是肖家的天大福气啊!”

肖万鼎其实也早有所耳闻,只不过那时只是传闻,现在传闻居然变真了,顿时让他激动万分,他按耐住内心激动,连忙道:“母凭子贵嘛!是圣上的天命之子才使我们肖家有了今天的富贵,应该说我们肖家沾了圣上的福气。”

肖万鼎很会说话,他沾了女儿的福气一下子变成他沾了天子的福气,这让王献忠笑眯了眼,心中暗忖,‘都说肖家是土包子,现在看来并不是这么回事,这个肖万鼎倒是可以好好结交。’

他又对肖万鼎道:“当然,册立皇后没有那么快,至少要准备几个月,但大将军要明白,肖淑妃成为皇后只是一个起点,圣上的真正目的是要册立赵王为储君,圣上身边的每个人都知道,希望大将军心里要有数。”

肖万鼎连连点头,他已经听刘思古说过,圣上晚年得子,肯定是把皇位传给亲生儿子,而不会再给侄子了,而朱家人丁单薄,肖家起到的作用就是呵护新太子成长、登基,这就是他被封为虎贲卫大将军的根本原因。

王献忠又道:“以上就是天子让我转告给大将军的口谕,然后咱家也想给大将军说几句肺腑之言。”

肖万鼎一下子挺直腰道:“请献公直言!”

王献忠缓缓道:“册立太子自古就是国之大事,涉及太多人的利益,咱家相信,有人会对肖妃恨之入骨,也有人恨不得将赵文毒杀,同样也会有人对肖家咬牙切齿,他们是谁,咱家不点名,大将军应该也很清楚。”

肖万鼎默默点头,“我知道!”

“大将军知道就好,其实内宫有天子坐镇,有咱家监视,不会出什么乱子,就怕外面.......”

说到这,王献忠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道:“人心复杂,不到最后关头,你不知道他站在哪边?咱家就怕狗急跳墙,有人会发动兵变,所以大将军在这个关键时刻,不应该住在王府里,而是应该呆在军营中,大将军懂我的意思吗?”

肖万鼎后背顿时出了一声冷汗,他连忙起身抱拳道:“感谢献公提醒,我确实疏忽了。”

“咱家只是提个醒,圣上让大将军父子掌军权是有深意的,时间不早,咱家告辞了。”

肖万鼎的儿子捧了个匣子过来,肖万鼎连忙把匣子递给王献忠,“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献公不要嫌它寒酸,务必收下!”

王献忠一看紫檀木匣子,便知道是什么东西,天子赏赐给肖妃的一颗十分名贵的明珠,他笑眯眯道:“咱们虽然好财的名声在外,但轻重还是分得清楚的,以后可是咱家给大将军送礼。”

肖万鼎一直就很精通送礼之道,他故作板脸道:“这可不是礼,这是我给献公的一点心意,是情意,献公不收,那就是不领我肖万鼎的情啰!”

王献忠哈哈大笑,“好!好!好!我收下就是了。”

他收下匣子,便告辞走了,肖万鼎一直送到大门外,看他上了马车,目送马车远去。

那颗明珠是肖妃送给侄子的,却被父亲拿来送给了王献忠,长子肖潭着实有点不满道:“王献公还真敢收下那颗珠子,他就不怕烧手?”

肖万鼎眯着眼睛笑道:“你放心吧!他既然来咱们家烧香,那颗珠子他绝不会要的,他过两天一定会双倍的还礼。”

...........

朱泚生了儿子的消息也传到了长安,朝廷此时正好在忙于科举,政事堂对这件事也并不是很关心,但随着洛阳情报站蒋敏的一封鹰信传来,终于引起了长安高层的关注。

右相潘辽、左相杜佑以及兵部尚书张裘安都匆匆来到了晋王官房内。

郭宋摆手笑道:“各位请坐吧!”

三人坐了下来,郭宋先问杜佑道:“吏部考的情况如何?”

“总体还不错,比去年略强一点,进士们谈吐都比较自信,普遍希望能去地方官府建功立业,还有二十余人想去军队做文职官。”

吏部考不是考才学,主要是考口才看品貌,吏部的官员们都是人精,看人很准确,是夸夸其谈,还是脚踏实地,还是比较能吃苦耐劳,还是比较急功近利,通过一场面试,他们基本就能把每个新科进士的品性看出来,然后再根据他们各自的条件综合评判,再进行授官。

这里面有末位淘汰制,如果条件太差,可能就会分配得不太好,这其实是唐朝官场得传统,唐朝官场很看重家世外貌,如果家世好,又长得高大英俊,相貌堂堂,一般都会混得不错,如果家世较差,长得又矮又丑,想混得好就很难了。

虽然郭宋再三要求吏部不看家世外貌,要重人品,但实际上,这种唯出身论和品貌歧视链还是无处不在。

家世不好或者相貌太差可能就去做图书管理员,或者去州学教书,总之是去那些不被人看重的清水衙门。

这里的家世不好,不是指家境贫寒,而是指没有社会地位,比如商人、胥吏或者是普通人家,有钱也没用,同等条件下,当然要先考虑世家的利益,等天下稳定后再考虑公平问题。

郭宋点点头道:“尽快安排吧!另外,我会有几个名单给吏部,特殊安排一下。”

杜佑点头答应了,郭宋又继续道:“我找你们来,其实是想谈一谈洛阳之事,我刚刚得到消息,朱泚可能要重立太子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