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灵攻防战到了最激烈的时候,新一轮的中欧会战,也到了拉开帷幕的时候。
和原时空的一战不一样,这次法国人可没有要塞工事做倚仗。为了替反攻创造条件,联军在撤离的时候,顺手破坏了沿途的要塞工事,包括大名鼎鼎的列日要塞、慕尔要塞,现在都成了一片废墟。
傲气十足的法国人,或许是没有考虑过会失败,占领这些地区后,根本没有组织人手修复要塞工事。
当然,这也不能说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疏忽大意。毕竟当地民众都被驱逐走了,生产早就停止了。
想要修复这些被破坏的要塞工事,原材料和劳动力都要从国内调配,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了保障前线作战部队的后勤,法国政府就已经倾尽全力,根本就没有多余的人力、物力拿来修复要塞。
没有要塞工事可用,在上一次中欧会战失败后,法军被迫效仿联军挖战壕,构筑简易临时防线。
法军指挥部,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最新一批火炮、机枪什么时候能够抵达?”
说出去都没人敢信,牛逼哄哄的法兰西帝国,就在自己的家门口作战,居然也会出现武器装备不足。
然而,这就是事实。无论是火炮,还是加特林都太过笨重了。在上一次会战失败后,为了尽快转移部队,法军只能忍痛放弃。
再怎么家大业大,也经不起败家。一次损失上千门火炮、数千挺机枪、数十万条步枪,以及海量的物资,法国人也没办法短时间内补充回来。
战争不等人,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武器装备还是要尽快补充的。
战后法国政府第一时间掏空了库存,还从民间收购了一批二手货,加上尚未处理的退役货,才勉强保证了前线人手一支枪。
枪支可以凑,火炮、机枪却没有办法马上补充完。除了勒令兵工厂加班加点的干外,法国政府也积极对外采购。
然而,远水减不了近渴。距离上次会战结束还不到一个月,敌人又准备发动进攻了。
中年军官沉声回答道:“元帅,刚刚收到消息。敌人分别从西班牙、瑞士向我们本土发起了进攻,原本划拨给我们的武器装备被临时征用了。”
听到这个消息,在场的众人神色各异。有人惶恐不安,有人暗自庆幸。
对法兰西来说,增加两条战线是一场灾难;但是对在场众人个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反正这场战争都要输了,自然要为自己考虑了。
多了两条战线,同样也意味着多了两个潜在背锅侠,谁负责的战线最先崩溃,谁就是法兰西战败的替罪羊。
别看中欧战区承担的军事压力最大,但是他们的实力也最为雄厚,反倒是新增的两条战线守军都是一群新兵蛋子,才是最容易被突破的。
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眉头一皱:“是不是援兵也没有了?”
中年军官无奈的点了点头,话到了嘴边,那个“是”字却怎么也吐不出口。
得到这个答案,年迈的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受不了刺激,直接华丽的晕了过去。
……
联军指挥部,阿尔布雷希特还在为对付法国人的战壕而发愁,根本就没想到最大的敌人现在已经躺下了。
弗雷德里希:“元帅,根据空军传来的情报,敌人采用了双重战壕,一重战壕宽、一重战壕窄。
宽的战壕在前面,足有五六米宽,参谋部测算过了,这样的宽度装甲部队过不去,如果不小心陷进去,就成了敌人的靶子。
相隔十几二十米又是一道普通战壕,就连我们会派步兵填坑,敌人也考虑了进去。
并且,这样的战壕还不只一道。理论上来说,如果法国人的计划完成,我们要打进法兰西本土,至少要撕破上百道这样的战壕。
正面强攻的话,我们的损失会非常大。
唯一的好消息是敌人准备的时间太短了,只要我们的速度足够快,敌人就来不及完成战壕施工。
我提议立即发起全面进攻,先用炮弹洗地,然后步兵配合装甲部队压上去,用坦克当移动炮台,掩护步兵填土。
必要的时候,可以让空军实施定点轰炸。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炸过去,撕开一道百米开外的口子,放装甲部队过去就大局已定。”
在纯人力时代,战壕也不是好挖的。一个劳动力每天也就能挖那么几方土,无限战壕战术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就意味着,只要联军舍得付出代价,就能够冲过去。装甲部队本身就适合迂回穿插,一旦出现在敌军后方就一切搞定。
慈不掌兵,到了该拼人命的时候,阿尔布雷希特自然不会含糊:“嗯,命令各部队做好准备,两天后全面发起进攻。”
……
维也纳宫,眼瞅着欧陆战争就要分出胜负,突然收到了俄国人借道出兵的要求,弗朗茨无奈的揉了揉额头。
不得不承认毛熊就是毛熊,见到有便宜可占,就立即扑了过来。
如果仅仅只是借道出兵,沙皇政府也不需要费这么多功夫,直接出兵就对了,反正奥地利也不会阻拦任何打击法国人的军事行动。
毫无疑问,沙皇政府选择同奥地利商量是有所求的。除了战后的利益分配外,俄国人还想要维也纳政府承担俄军的军费开销。
劳师远征消耗本来就大,以沙皇政府的财力,要是从本土开始运送补给,估计最多也就维持一个师的部队作战。
83书屋:(www.83shu.com)